第185章 援军至(2 / 3)

番上阵,可沈阳城依旧有惊无险的得以幸存。

胜利的天平,已然开始向他们沈阳城倾斜了。

\"贺将军所言不差,那努尔哈赤可不舍得令他麾下的红黄勇士白白送死..\"闻言,同样如释重负的辽东巡抚周永春便是含笑点头,微微有些沙哑的声音中充满了喜悦。

倘若城外那努尔哈赤在\"果决\"些,从清晨开始便派遣其国内最为精锐的红黄鞑子轮番上阵,沈阳城头这些心力憔悴的将士们还真不一定能够招架的住。

只可惜,杀伐果断了一辈子的努尔哈赤,却在如此关键的时刻\"优柔寡断\"了一次,被他们沈阳城从中觅得了一丝生机。

\"原来如此..\"约莫小半柱香过后,一直皱着眉头,冥思苦想城外建奴为何无故退军的辽东经略熊廷弼突然目瞪口呆的盯着远处天际线上若有若无的黑影,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耐人寻味的笑容。

难怪牢牢占据着战场主动权的建奴会无故大军,原来是早已被沈阳城中军民百姓放弃的\"援军\"到了。

不过说起来,这\"援军\"的架势瞧上去可不小呐。

...

...

沈阳城外,逆着头顶逐渐西沉的日头,一道黑色洋流缓缓于天际线上涌现,瞬间便成为了此间天地的主角。

明黄色的日月军旗之下,年过六旬的\"广宁总兵\"李如柏纵马而行,眼眸中精芒四射,率领着身后万余名铁骑,踩着夕阳的余辉,呼吸急促的朝着沈阳城而去。

时隔一年有余,他终于又一次踏上了辽东的土地,也终于有机会,以实际行动来一雪前耻。

也许是感受到主将的情绪变化,周遭由辽东各地,被临时抽调而来的骑兵们皆是沉默不语,默默催动着胯下战马,全然没有想象中的凌乱和嘈杂,军纪很是森严。

在这支骑兵身前,还有数万名甲胄齐整的官兵们,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喊着嘹亮的口号,直奔千疮百孔的沈阳城而去。

\"总兵大人,建奴刚刚退军,阵型尚未齐整,可需卑职率兵冲锋?!\"冲天的喊杀声中,全身上下笼罩在盔甲中的广宁游击祖大寿纵马行至李如柏身旁,一脸肃穆的抱拳轻视。

闻声,身材魁梧的李如柏便将目光自不远处清晰可见的城池挪开,转而看向眼前其貌不扬的武将,嘴角处涌现了一抹意味深长的嗤笑。

三月初,他被紫禁城中的天子临危受命,擢升为\"广宁总兵\",令他即刻赶赴广宁,节制广宁府下辖的全部军马。

可就在他星夜疾驰的越过山海关,即将抵达广宁城的时候,却突然受到了\"鞑子\"的突袭,将他和身旁的十余名亲随软禁在一处庄子中。

虽说那群突然出现的\"鞑子\"皆是一副女真人打扮,脑后也留着丑陋的金钱鼠尾,但久在辽东的李如柏还是一眼瞧破了这些\"鞑子\"为了混淆视听搞出的小把戏,也大概猜出了这些\"鞑子\"为何而来。

原因无它,无外乎在广宁城\"位卑权重\"的广宁游击祖大寿不甘将兵权拱手让出罢了。

看来在他们李家没落之后,这在广宁世代传承的祖家依旧不甘寂寞,仍做着\"拥兵自重\"的美梦。

只是正当他思考该如何脱身的时候,负责看管他们的\"鞑子\"却是一去不归,甚至还\"粗心大意\"的给他们留下了几匹战马。

待他惊疑不定的抵达广宁城之后,方才知晓紫禁城中的天子听闻辽东战局僵持不下,派遣神枢营武臣满桂及四卫营参将黄得功率领数千铁骑会同京营精锐一同出关。

而他之所以被\"释放\",十有八九便是眼前这祖大寿感受到了朝廷所施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