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还算\"融洽\"的时候,扼守塞外咽喉的大同城中常有蒙古人出没,贵为代王府世子的朱鼎渭自然而然便体会到了\"异族风情\"的乐趣。
但随着建州女真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建国称汗,辽镇战事吃紧,导致朝廷关闭了与蒙古部落的\"互市\"之后,双方的关系便是骤然紧张。
细细想来,距离他上一次体会\"异族风情\"的乐趣怕不是过去了半年之久?
\"还请殿下见谅,是老奴疏忽了..\"熟知朱鼎渭脾气秉性的老太监不敢争辩,赶忙是满脸讪笑的点了点头。
\"说起来,朝廷关闭互市,还真是令孤少了许多乐趣..\"因为有了心仪的目标,朱鼎渭也懒得与殿中的这群\"莺莺燕燕\"计较,索性直接挥手将其屏退,并颇为不满的抱怨道。
倘若朝廷没有关闭互市,以他的身份,什么样的蒙古女子找不到?更别提府中还因此损失了大量\"进项\"。
不过好在他代王府终究在大同传承了两百余年,暗中搞些小动作倒是不难,不至于\"颗粒无收\"。
\"殿下说的是呢,\"老太监一边搀扶朱鼎渭于王位上起身,一边讨好似的说道:\"京师小皇帝肆意而为,早晚要惹得天怒人怨..\"
\"听说都有士卒打到奉天门外讨饷了..\"
万历年间,因为神宗皇帝偏爱次子朱常洵,迟迟不肯册封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的缘故,从而闹出了人尽皆知的\"国本之争\"。
受\"国本之争\"的影响,作为朱鼐钧长子的朱鼎渭也迟迟没有被朝廷册封为\"代世子\"。
因此,朱鼎渭心中对于朝廷满是怨气,私下里可是没少发牢骚。
\"闹得这么大?\"
话音未落,代世子朱鼎渭便是止住了脚步,不敢置信的看向身旁的老太监。
出了这么大的事,他怎么一点风吹草动都没有听到呢?
\"可不嘛,\"见朱鼎渭来了兴趣,老太监便是谄媚的说道:\"那小皇帝也是真的心狠手辣,直接为首的勋贵都处死了。\"
\"有勋贵涉事其中?都有谁?\"朱鼎渭的神情愈发紧张,沙哑的声音已是微微有些颤抖。
\"有抚宁侯朱国弼,临淮侯李弘济,恭顺侯吴汝胤,成国公朱纯臣..\"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老太监此时全然没有注意到身旁的朱鼎渭已是面色大变,额头处隐隐有冷汗渗出。
\"哦对,恭顺侯吴汝胤及成国公朱纯臣在进入北镇抚司的当夜便分别自缢和服毒自尽,倒是留了具全尸..\"后知后觉的老太监终是察觉到身旁朱鼎渭的异样,沙哑的声音不免有些迟疑..
呼..
听到最后,面色狰狞的朱鼎渭顿时长舒了一口气,好似心中巨石落地,但其眼眸深处却仍隐隐闪过些许不安和惊恐。
京师发生如此重大的变故,他居然一无所知!
\"往京师多派些人,日后京师无论发生何事,都要第一时间向孤汇报。\"在老太监不解的眼神中,好似\"劫后余生\"一般的朱鼎渭不置可否的吩咐道,声音很是坚决。
\"奴婢遵旨。\"虽是心中不解一向对中枢不满的朱鼎渭为何突然转了性子,但老太监却不敢有半点不满。
\"另外,跟城中的商队知会一声,近些时日都停一停,不要放出去了。\"沉吟许久,心中做出了最终决断的朱鼎渭略显肉疼的吩咐道。
朝廷虽是在\"萨尔浒之战\"过后便关闭了\"互市\",并且三令五申不准向蒙古部落\"互通有无\",但在他的默许之下,大同城中仍有部分商队来往于关内和塞外草原,为代王府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