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石大郎正在喋喋不休地询问着吴十七,是如何打的储物柜,他对这柜子更有兴趣。
一层层的,装这么多东西。
他听到二妞的叫喊,忙问:“咋啦!”
……
两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了最像是过年的一顿饭,有肉有鱼有鸡有饺子,吃得大家都有些觉得。
这好像不是在战争的年代。
吃饱饭足了,石大叔就说着自己听来的消息,叮嘱吴十七他们:
“最近要买东西的就别买了,镇上的难民越来越多了。我们村子里最近都多了不少眼生的人。”
叶夭夭沉迷过自己的建设小家的生活,真的是许久未听外边的消息了,疑惑地问:“怎么啦?天冷了,他们不猫冬不过年吗?他们不用回家陪爹娘吗?”
“呀!”强子冷不丁地锤了自己的小饭桌一下,引得大家都看着他,他又自己在那里傻笑了起来。
他的头发有些发黄,毕竟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娘亲,先是喝了一段日子的米汤,后来才有牛奶喝,也算是比现在同龄的娃子好很多了。
石大叔继续说:“唉这冬日,才是打仗的关键时刻啊……我们还是自己守好自己的门,多备点东西在家,柴火……”
……
自从冬至之后,石头村的热闹就像是昙花一现一样,很快就沉寂了下来。
基本家家户户都禁闭院门,关起门来过日子。
村道上经常有过路的马车,牛车,还有徒步的百姓……
自从有一次,心软的人家给一位流浪汉开了门,给他水喝,给他饭吃,结果被流浪汉捅伤,抢了家里的银子的事情发生之后,石头村就做到了,门敲不应,过路不听的本事。
当然,熟人除外,村里人除外。
接下来几天,吴十七又专心地按着叶夭夭给的本子,在家烧炭。
“我们倒是有足够的被子,也有过冬的粮食,也不知道前线的战士们有没有……会不会被贪了。”叶夭夭给面前的小药炉扇着风,突然感慨道。
吴十七顿了顿,就继续拆着炭灶,听不出什么情绪:“哪里都有毒虫。”
冷风吹了过来,钻骨头的冷。
叶夭夭的眉心高高隆起:“风这么冷,这个冬天,不会是寒冬吧。”
……
而来来回回了三四次二石镇的王怀瑾,依旧没有收到叶夭夭的消息。
李文梓也同是。他都快要把京城给翻遍了,毕竟叶夭夭一直说要去京城找娘的。
而王怀瑾也确实在京城翻了很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