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没错就是这意思(2 / 2)

做事!”

跟着大旗走!

“先说分田到户,我们生产队一共有36户,有22户参加了分田到户,还有14户没有参与进来,他们一直想要参与分田到户,但考虑到正是农忙的时候,牵扯不清楚,就没同意,但如今田地里的活没那么多了,这事可以搞了。”

陈浩道。

“陈大刚早就嚷着要分田到户了,其他没参与的村民也都肠子悔青了,跟他们说声,一天的时间就能把这事给解决了,他们不会生出事端,也不会找茬。”

陈洪兴道。

“就是,刚过来开会时,还碰到几个没参与分田到户的,打探消息,想知道什么时候安排分田到户,急的很。”

陈顺田道。

眼看着村里的人,跟着陈浩走的,就是王红梅都了财,占据了一个位置,其他没参与分田到户的,都急的很。

“能尽快把这事落实下来,解决了,是一件好事。”

陈浩道,“分田到户的事解决了后,就跟公社那边说说,邀请公社的领导一起过来,合张影,吃个饭。”

“我们红旗生产队是最先搞分田到户的,也是最先全生产队将分田到户落实下来的,不止如此,还积极搞副业,为村民创收。”

“实践证明,分田到户,单干,是很有奔头的,不止能解决吃饭的问题,还能解决村民就业的问题,能让村民致富!”

???

陈浩这话说出来后,不少人很疑惑。

“有几个生产队,他们早就全生产队搞了分田到户,红旗生产队不是第一个将分田到户落实下来的生产队。”

陈自强提醒道。

这事不是什么机密,公社的人知晓。

“没多大关系,只要邀请公社那边的领导过来,说明利害关系,第一个落实全生产队分田到户的自然会是红旗生产队,而不是别的生产队。”

陈浩道。

“第一个搞分田到户的就是我们生产队,这是上了内参资料的,省里的领导也知晓,红旗生产队是简在帝心的,名声早就传到了领导的耳中。”

“所以,第一个搞分田到户的是红旗生产队,第一个全面搞分田到户的,也得是红旗生产队,别的生产队只能靠边!”

历史宜粗不宜细。

很多真相都被滚滚车轮碾压在历史的岁月中,不为人所熟知,津津乐道的并非事实的真相。

但那又如何?

只要有现实意义,对现实能起到作用,尤其是统治作用,就会被宣扬!

“政策放开,需要一个例子,起到宣传的作用,红旗生产队就是最好的例子,有招待所,有食堂,有大棚,在县里和市里都有副业,放在全国,红旗生产队是独一家,所以公社也会配合宣传,这对公社的干部也有好处。”

陈传福道。

陈浩点点头,“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