淆、真伪难辨。一旦时机成熟,便可拥立‘正统’,颠覆江山。”
风穿庭而过,吹动她素色裙裾。她缓步走入书房,取出一只檀木匣,打开,里面静静躺着一枚青铜钥匙,纹路奇特,形似双蛇交尾,中央嵌有一粒暗红宝石。
“这是裴照临终前交给我的东西。”她说,“他说,若有一天天下将乱,而乱源出自‘庙堂之上的假神’,便以此钥开启太庙地宫第三层密室。”
林骁低声道:“可太庙地宫历来只有皇帝能进,且需三把钥匙合一??一把在帝王手中,一把由宗正卿保管,最后一把……据传早已遗失。”
“它没有遗失。”她轻抚钥匙,“它一直在等待真正看懂它的人。”
两人沉默对视良久,窗外忽传来一阵孩童诵书声,清脆如铃: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君如舟,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苏沉音嘴角微扬:“这是我让村学教的第一课。”
林骁却皱眉:“但眼下局势,恐怕容不得我们慢慢启蒙民心。”
“正因为不能,才更要坚持。”她转身执笔,在纸上写下三个名字:**柳念归、周景安、守松**。
“一人治世,一人破局,一人守史。这才是裴照当年布局的真正用意。他早知我无法永掌朝纲,故留下三条线,互不相交,却共维平衡。”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守松亲自赶来,脸色苍白,手中捧着一块烧焦的木牌,上面依稀可见“壬午”二字。
“找到了。”他声音沙哑,“京郊净心寺地下,挖出一口石棺,棺内无尸,唯有这件信物和一张人皮地图??标记的是皇宫水道系统,以及……通往东宫寝殿的暗渠入口。”
空气骤然凝滞。
苏沉音缓缓起身,走到窗前。远处书院方向,柳念归的学生们正在操练队列,喊着口号:“明是非,守公义,为民请命,虽死不惧!”
她忽然问:“柳念归何时回京?”
“明日午时,陛下召其述职。”
“通知他,入宫之前,先来见我。”
翌日清晨,天光未亮,柳念归便已抵达西山。三年陇西历练,让他褪去了少年书生气,眉宇间多了几分铁血沉淀。他一身青衫依旧朴素,腰间却多了一柄短剑,剑鞘刻着“正心”二字。
“学生拜见先生。”他跪地行礼,动作恭敬却不卑微。
苏沉音扶他起来,递上一碗热姜汤。“喝完再说。”
他一饮而尽,额上沁出汗珠。她看着他,忽道:“你还记得你母亲说过的一句话吗?”
他怔住:“哪一句?”
“她说:‘若有一天你发现这个世界从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