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票房记录是《少林足球,也才区区六千多万的数字,比起现国内那些商业大片动不动拿亿来做单位,或者用美圆做流通货币,真可谓是惨淡之极。
曾经一度辉煌的香港电影之所以如此,不是因为影片的质量或者商业性不好,而是因为发行方面的问题。本地市场狭窄,国际市场打不开,内地市场不放行,简直是进了死胡同。
中华人影业的情况则明显不同。孙茹和易青的公司虽然也是注册港产资本,但是他们的电影中国的国内市场可以平趟而过,通行无阻。
有孙老爷子遗留下的各种发行渠道和关系,再加上大陆电影皇帝韩山平董事长坐镇,易青他们的电影拿个全国放映权只是一通电话的事。
依托强大的国内市场,再利用华语电影月中目前先进的香港电影拍摄资源,这样拍出来的电影本身质量和票房都会有保证。
所以香港世道这么不景气,孙大小姐照样敢放话说,中华人影业的电影赔不了,拿回资本是轻而易举的事。大陆全院线发行,两到三亿国内观众,拿回投资成本还有什么问题?那么多外国公司削尖脑袋要往中国塞他们的电影和文化产品,目的也于此。
易青和孙茹会上向大家罗列了一下公司内地发行方面的优势,给了大家一个感性的了解。
然后孙茹道:“所以我们公司的发行战略,就是要立足于香港市场,以内地庞大的市场为资本补充,同时不放弃海外市场。简单说,我们香港要收获的是口碑和影响力。靠内地赚回本钱,海外票房和音像制品地发售,作为盈利的补充。以我们公司这种发行渠道网络,想赔钱实是比较难的事。”
易青道:“我希望大家能了解。我们作为大陆的电影人,为什么要立足香港电影市场,是因为身为中国电影人,我们有一个伟大地目标,要用拯救、回暖香港电影市场,作为华语电影望向世界的窗口,用我们第八代中国电影人的成功,带起整个香港市场,进而以发达的生香港电影,带动全国一盘棋。”
“所以,”孙茹微笑着总结道:“我们易大导演的近期目标。和艺术创作上对我们的要求,就是为香港人民服务。拍出能香港立足和称霸的好电影。”
大家一起微笑的鼓起掌来,宁倩华笑道:“为香港人民服务,这可不太容易啊,现本港人已经不怎么喜欢看电影了。原本很多赚大钱的电影公司,都陆续关张了。有一种观点认为,香港电影已经不可能再辉煌了,因为旧有的套路和影片类型。都已经被重复无数遍了,再拍也没有鲜地东西。”
李想以前学院,是电影史这门课学的特别好地,他举手道:“真他妈扯!这些人简直是推卸责任。好好的香港电影,就是被他们这些人拍垮的。香港电影,就好象是一个失去了宏观调控的、随时会爆发通货膨帐的私人作坊集团。一个片子拍出来,要是票房火了,立刻所有公司就跟苍蝇逐血一样扑上去,一顿猛拍。直到把这个类型的东西拍到香港观众都看恶心了,才转去另一个跟风目标。这些人眼里只认识钱,哪里是搞电影的。说什么没片子拍了。其实是赚够了钱,抱着资本去做别地生意了。”
李想说的这个情况,宁倩华作为本港娱乐业大商人家庭出身,认识深刻。她从童年到少年香港生活是亲眼目睹见证这些历史事实的。
香港电影业的抢钱作风,直接寻致香港电影今天的破产低迷,好比一支股票,一群庄家不停的砸钱进去使劲炒高再炒高,高到无比辉煌的一个地步了,庄家们一看捞够了,一起撤资,这个股票只有崩盘。
50年代有一年,因为僵尸鬼片流行,全港居然一年出了十一部僵尸片,这种干法,观众能不烦吗?
易素点头道:“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确定成立港资电影公司之前,就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