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之外,周末能去高档餐厅来个法式牛排全套,或者海鲜火锅自助;吃完再到酒吧里喝个两杯,找个豪放娇娃一夜情什么的;将来存钱买个三居室,找个小家碧玉的纯情老婆;结婚以后攒点票子,买个房子,生个孩子……
多多,奢望一下中年时能有点余钱让自己孤身环游世界,说不定半路上还遇上一个金发美女来个“廊桥遗梦”……
这样的人生,易青从小已经勾画过无数次了。可是自从踏进电影学院,认识了孙老爷子之后,他的人生轨迹竟不可遏止和无可拒绝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仿佛冥冥中有一只无形的命运之手,一步步的把他推上了一个风急浪涌的宿命中去。
居然有人冀望他来改日月换天,他跟整个落后的中国电影业旧有机制pk***,介个玩笑开滴忒大咧!
易青车上自嘲的笑了笑——孙老师啊,但愿你可不是所托非人,俺可没答应你什么。
车窗外,北京2009年的春天就要到来了……
……
“过年了过年了……”
“年好!年好!”
“喂!捧场捧场,谢谢谢谢,到时候早点到!”
旧历腊月二十九这天,电影学院的其他科系年级的学生早已放假,而这天却是电影学院导演班和表演系大三的学生毕业话剧大戏巡演地后一天。
没有参加排戏的易青和孙茹专门给同学们做了一个月的后勤,当然也没少忙《两个人的奥运》上映的事。
汇演结束地这天。易青和孙茹笑容满面,一身崭的唐装站电影学院小剧场的门口,挨个给从门里出来的观众发自己的首映礼电影门票。
这些观众可不是普通的观众。
电影学院的各年级各科系巡演,一般的规矩是排出来以后先各校巡回演出,然后邀请社会各界不同的观众阶层来看。后这天的这场。邀请地全是文化界地人士,有各个大学的教授级人马、作协影协画协的知识分子、电影学院本校的学生干部和老师,还有北京■■■■■■■人士……
易青的电影,定农历正月初八上映,正是过农历年后的第一个周末。真是黄金不换地好日子,吴司远先生不愧是制片发行界的大牛人。
易青和孙茹从韩山平那里拿到北京本地各院线的首映礼电影票三百张,除了剧组部分负责人和比较重要的伙伴们拿去一百多张以外,还有给依依她们留下一部分以外;易青和孙茹全部这天发出去。
“谢谢谢谢,我们自己的电影,不好意思。请多指教……”
“哎呀。吴老师,听说您升副教授了,哦?什么?不是您,那你升了什么?什么!生了个女儿?恭喜恭喜,请您看电影,到时早点到啊,多提意见。谢谢谢谢……”
“哇,这不是刘老师吗?听说您也升那个什么……是升教授了还是生小孩啊……哎呀总之年气象一定有的升啦,您赏脸,到时候来看看……”
两人正人群里忙的晕头转向,忽然听到一个银铃般地声音笑道:“喂,卖票的!现怀疑你们炒黄牛票,跟我派出所走一趟吧!”
易青愕然转过头去。眼前忽然一亮,一个朝思慕想的人俏生生地站自己身后,巧笑嫣然。亭亭玉立……
“依依!”易青声音都发颤了,要不是周围人实太多,他简直要冲上去把依依举起来转一个大圈。
“依依……”孙茹也回头看到了她,立刻高兴的眼泪都出来了,所谓姐妹情深有时候真能超过男女情爱,尤其是学校读书的闺中密友,有些可以成为一生的伙伴。
孙茹冲上去紧紧的抱住依依,两个人都流着喜泪抱着对方摇摇晃晃的叫着对方的名字。
“易大导演,别来无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