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去寺院(3 / 3)

云中寻宝玉 绿鄂君 2230 字 6天前

;[你先问一下,大概做多少,要是合适我们就一起做,不然的话我们出去吃。]

    “噢,好。”明时随又去看苑居仁,“师父,我们两个要吃饭,那要扫多少的地呀?”

    “两位施主只要将山门那一块打扫干净即可。”

    要打扫的地方不算多,明时随和郁如就一致决定留下来打扫,换斋饭吃。

    不过是十分钟左右,她们就扫好了苑居仁所说的那块地方。这之后,她们跟着别的僧人来到了寺院内的食堂,吃斋饭。

    斋饭固定搭配是一碗米饭和一个馒头,米饭给配了一些青菜和豆腐,这些是每人份的,要是觉得觉得不够吃,能再添一些来吃,还有野菜粥,也能添。

    食堂内的陈设看上去普遍较为老旧,上了年头,桌子凳子基本都有点问题,不是缺角了,就是短胳膊短腿的。明时随担心它们承受不住自己的重量,认真观察了一下每张凳子,特意选了个看起来最新的跟郁如坐下。

    她发出一声舒服的喟叹,“宝贝,终于能坐下了,我觉得我可以吃两碗饭。”

    说完,她去看郁如,见她脸上起了一层薄汗,额角的碎发都有些被浸湿了,她便问道,“宝贝,你头晕不晕啊?怎么流这么多汗啊?”

    郁如摇头,[扫地扫热了,不用担心。]

    “宝贝,我给你扇扇风。”

    明时随将自己的包包拿到腿上放着,拉开拉链,从里面拿出了一把像是折叠好的雨伞一样的东西,有一条流苏从其主体中间垂下,供抓握的手柄做成了竹节的样子,是如缎子一样有光泽的紫檀木。

    她扯开流苏,这东西就展开了,原来是一把软绵绵的团扇,她抓住扇面转了一圈,扇子忽然又变得十分坚挺有形。

    “宝贝你看,我把你送的腰扇拿来了,我帮你扇风。”明时随晃了晃扇子。

    郁如看了扇子一眼,点点头。

    ……………………我是分割线……………

    腰扇:该扇主要佩于腰间,用于遮阳或作为装饰品。至晋代已成为上流社会男女通用的驱暑器具。隋唐时期,折扇没有多大变化,但到了北宋,折扇已不再是少数人所用之物,市井中也有制作,说明它已普及到民间。

    关于腰扇最早的记载见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齐书·刘祥传》:“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元朝时胡三省注:“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折叠扇。”

    “腰扇”的说法就来源于此,以其方便卷舒,便于携带,可系于腰间而得名。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