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愤怒(二)(1 / 3)

已近戌时,雨势稍减,经一阵风雨洗净后的京城在此时重又染上烟火气。王府门前的顺宁街上行人渐多,五花八门的油纸伞如一片锦绣洪流,源源不绝流淌着,街道两侧的商铺已挂起了红灯笼,红色倒映在水中,繁华的京城颠倒过来,街面上像泼了油彩一般绚烂。一辆华盖马车从官道尽头缓缓驶来,达达马蹄声似在吟唱归家曲。

周劭方才领着侍卫在京城大街小巷寻人,无功而返,现下正颓丧地立在府门口。他老僧入定似的,呆呆望着道上来往的行人,目光触及不远处的华盖马车时,眼中突然有了光,嘴角一点苦涩的笑意,紧绷的身子骤然放松,蹲了下来。

侍立一旁的守德双手托着件干爽的白狐披风,见周劭蹲下身子,忙将披风递给巧儿。

“爷,您累了罢,”他躬身将人扶起,跺着脚哀求道:“奴才求求您别搁这儿站着了,身子骨再好这深秋的冷雨一淋也受不住啊!您回七录斋沐浴更衣解解乏罢,奴才在这人替您看着。”

周劭却一手将他挥开,挪动步子缓缓走下石阶,细密的雨水又扑面而来。

九月初的冷雨淋在身上,过一会子衣裳便寒铁般紧贴在身上,那股子冷意侵肌裂骨,直达他的心,将它冻住。他像是被这湿重的袍子压着,整个人承受不住却又强撑着往前走。

坐在马车里的锦秋却对此毫不知情,她吸了吸鼻子,用帕子揩着眼泪。方才吴郎中说赵臻身染奇疾,用不了饭,身子日渐消瘦,若治不好最终只能活活饿死时,锦秋险些没哭昏过去,直到现下,眼泪仍止不住地掉。

“王……王妃,王府到了,”马倌声音发颤,极惊恐似的。

锦秋忙揩了眼泪,深深呼了两口气平复下来,这才撩了帘子预备下马车,一抬眼,双目圆睁,唬得险些跌下来,幸而扶住了车與才稳住身子。

“王……王爷?”锦秋打量着这个一身狼狈,才从水里捞出来似的人儿,心头忽的一痛。

“下来,”周劭声音沙哑低沉,命令似的。

锦秋踏着马扎,大跨一步在周劭面前立稳了,她抬首望着他,他的眼死气沉沉,下颌还滴着水,虽然灯笼火照得他的脸微红,然而锦秋能想象现下他的面颊是多么苍白。

锦秋忙捉着帕子为他擦拭脸上的水渍,然而他却一偏头躲开了,“随本王回去,”他沉声道,随后一转身,衣摆处带起一片飞扬的小水珠子。

周围太静了,静得锦秋能听见自己微微的喘息声,她手足无措,突然不晓得该迈那一只腿,该如何呼吸,只能呆呆立在原地,望着这个脆弱的,却又令人恐惧的背影。

周劭察觉人没跟上来,回身一把攥住锦秋的手,重重一拉,拖着她往府门里去。

那只手冰一般寒凉,锦秋被触及时,冻得浑身一颤,清醒了似的。

他究竟在雨中站了多久?

“王爷,您快些走,快些回七录斋沐浴更衣!”锦秋脚下生风,竟然走得比周劭还急。

立在檐下的守德望着二人,深深叹了口气,他见巧儿要上前搀扶,忙拉住她的袖子,道:“这么没眼力劲儿怎么在王爷身边当差?”巧儿被训得脸臊红,悻悻退了回去。

“你去做什么了?”周劭拉着锦秋,快步走在游廊上,一盏盏红灯笼迅速后退,任她走得再急,也快不过一个爷们儿,锦秋觉着脑袋都晕眩了,只能由他拖着走,也无心回他的话。

“你是去寻他了罢?”这一声极轻极轻,锦秋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

“王爷,您慢着些,我跟不上您了!”

“再慢一些,你便随他走了!”周劭像个倔强的孩子似的,越发紧拽着锦秋,拉着她跑了起来。

游廊上,锦秋的蔚蓝色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