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找人解惑(2 / 5)

   >

    >**信念:山不会说话,但我们能听懂它的伤痕。**

    后面的记录按日期排列,字迹从工整逐渐变得潦草。1964年11月7日写道:“与牧民桑吉措相遇于暴风雪夜,借宿其帐篷三日。此女明理坚韧,通晓星象与草药,竟可凭云层判断气压变化。赠我羊皮地图一幅,标有古盐道与地下温泉位置,极具科研价值。”

    再往后翻,语气悄然变化。

    >**12月3日晴冷**

    >

    >“今日带队穿越冰河,险些坠入裂隙。若非桑吉措提前预警,后果不堪设想。她坚持送我们至山口,说‘风要变了’。果然午后狂风暴雪。我开始明白,这片土地上的智慧,并非来自书本,而是千百年生死搏斗的结晶。”

    >

    >**12月15日阴重感冒**

    >

    >“思念成疾。昨夜梦见桑吉措站在雪山之巅向我招手,醒来发现枕巾湿透。我不知自己是否还能活着走出高原,但若真有来世,愿做她门前的一棵树,春来开花,冬去守候。”

    尼玛次仁的眼泪终于落下,砸在纸页上,晕开了一小片墨迹。她从未想过,自己的血脉竟始于这样一场风雪中的相逢??不是包办婚姻的木牌契约,不是族长手中的签筒,而是一个北京青年和一个草原女子,在天地绝境中彼此照亮的三天。

    “你父亲没能完成这份报告。”江慎行轻声道,“他们在返程途中遭遇雪崩,整支队伍被掩埋。三个月后才找到部分遗体,而这批资料,因提前寄出才得以幸存。”

    尼玛次仁抬起头,目光如炬:“所以我要替他走完这条路。”

    江慎行点头:“我已经联系了自然资源部,他们愿意提供卫星遥感数据支持。但实地勘测必须由专业团队执行,而且……危险系数极高。”

    “我知道。”她站起身,走到窗前,“可你知道吗?就在上周,初二班有个女生问我:‘老师,为什么我们只能修房子、种地、当医生?能不能也去挖矿、找石油、建大桥?’我说能。但她接着问:‘那为什么课本里的科学家,全是男人?’”

    她转身盯着江慎行:“我不想让她长大后还要问同样的问题。”

    三天后,一封署名“措哇女子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全体师生”的请愿书递交至省教育厅。标题只有八个字:**“女儿亦可探山河”**。

    申请内容包括:组建首支全女性高原地质科考队,以“继承先辈遗志,填补祖国地质空白”为目标,启动“林振国计划”??对羌塘北部未知区域开展为期六个月的系统性勘探。

    舆论再度沸腾。

    有人质疑:“一群小姑娘,连高原反应都没克服过,就想挑战死亡禁区?”

   &nbs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