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还有雅兴不成?”
二少李侠一摆手,接口道:“非也,在下来不是为了打仗,是想与大寨主诉说原由,有一不情之请,大寨主可愿听否?”
人争一口气,神争一路香,韩之剑看二少李侠如此有涵养,说出话来那么中听,想拒绝都不能,于是一抱拳,回道:“大侠请讲,在下愿洗耳恭听。”
二少李侠点点头,婉言道:“大寨主,在下深知,为个人开条路,得罪个人打道墙的道理,为此慎重从事,抱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精神,不想与他人结怨。
“在下与大寨主无冤无仇,井水不犯河水,各行各的路,各吃各的饭,相安无事。况且,大寨主威名远扬,乃是个仁义之人,虽然占山为王,独霸一方,但对百姓不惊不扰,不抢不夺,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拥戴。对此,在下心服口服,对大寨主格外钦佩。
“在下来此讨扰大寨主,是因我手下弟子霍达不明白事理,得罪了大寨主,特以赔礼道歉!我让他拿着我一封信,为他定亲之事,来找老寨主于得水,哪知道这孩子没听我的话,误入前寨,惹事生非,使大寨主动怒,才把他押入水牢之中。这不能怪大寨主,全怪我徒弟无理,我当师父的也有责任,为此再次向大寨主致歉,望大寨主高抬贵手,担待一二!”二少李侠至诚地说罢,再次深施一礼。
韩之剑一摆手,笑哈哈回道:“李大侠,休得如此。那件事就算过去了,也不能全怪霍少侠,我山上的人也有责任,也望李大侠宽容!”
“哈哈哈,多谢大寨主宽宏大量,不与小辈计较。另外,在下认为,你老寨于老虽然说要离开荷叶岛,我想他绝对没有恶意,也是因为他霍达,觉得自己脸上无光,感到对不起大寨主的知遇之恩,内心有愧,为不让大寨主为难,才以迁居,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我深知大寨主深明大义,通情达理,也不会责怪此事,在下也替于老向大寨主赔礼道歉了!”二少李侠说罢,又是深施一礼。
常说礼多人不怪,韩之剑为此感到左右为难,心想,李侠乃是名贯江湖,威名显扬的一代大侠,曾有多少对他予以堵截追杀,都不能如愿,反遭到他的报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有多少武林奇才,魔教高人,皆惨死在他的手下。冤家宜解不宜结,既然他李侠亲自出头,向我赔礼道歉,那就给他李侠留个面子,见好就收吧。他想于此,欲以传令,让拦截的船散开,好让他们过去。
韩之剑要真这么做,漫天乌云就会云消雾散,什么事也就不会发生了。哪知道,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上垂首坐着一个人,正是宝刀手韩奎,他特别的憎恨二少李侠,因为在笔架山英雄比武会上,被他带的人削掉了半只耳朵,为之耿耿于怀,对其李侠怀恨在心,心说若不是他带人去笔架山要高亮,他也不至于丢半只耳朵,在众人面前丢人现眼。
韩奎一见二少李侠,自然想到在笔架山英雄会上丢了半只耳朵,丢人现眼那件事,便将责任归在李侠身上,为此眼珠子都红了,恨不得拉刀去战李侠,由于韩之剑不发话,他虽为韩之剑的二叔,但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家有千口,主持一人,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他也得遵令行事。
韩之剑与二少李侠的对话,他在旁听得一清二楚,看其韩之剑被李侠说服,要发号施令,对他们放行通过,急忙站起身来,阻止道:“韩之剑,我有话要说。”
韩之剑看是韩奎,赶紧抱拳说:“二叔,有话请讲。”
韩奎怒火中烧道:“大寨主,休要听他李侠胡言乱语,给你灌迷魂汤,他这叫打一巴掌,给咱一个甜枣吃。他可是嘴甜心苦,当面说好话,暗里捅刀子。前者在笔架山就是例证,他对你二叔我痛下杀守,毫不留情,不仅把我的一只耳朵削掉半啦,而且还说是给咱荷叶岛一个下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