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度对于蔬菜的生长同样重要,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影响蔬菜的健康。
杨开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求,采用多种方法调节湿度。
在蔬菜的育苗期,为了保持较高的湿度,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杨开使用了喷雾器定时喷雾。
他精心计算喷雾的时间和频率,确保湿度保持在 70% - 80%。
有一回,喷雾器出现故障,他立刻放下手头的其他工作,亲自修理。他说:“这湿度要是跟不上,幼苗可长不好。”
当蔬菜进入开花结果期,湿度过高容易引发病虫害,杨开就加强通风,并在大棚内放置干燥剂。
他会定期检查干燥剂的吸湿情况,及时更换。
在雨季,他更是密切关注大棚内的湿度变化,一旦发现湿度超标,马上采取措施。
大棚内的气体成分对蔬菜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
杨开深知二氧化碳是蔬菜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为了增加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他安装了二氧化碳发生器。
在白天光照充足的时候,开启二氧化碳发生器,释放适量的二氧化碳。
他根据蔬菜的生长情况和光照强度,精确控制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同时,他还注意通风换气,及时排出大棚内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硫等。
每天中午,他都会打开大棚的通风口,让新鲜空气进入。
他对村民们说:“这就像咱们人呼吸一样,蔬菜也需要新鲜的空气才能长得好。”
为了监测气体成分,他还购买了气体检测仪,定期检测大棚内的气体浓度,确保蔬菜生长在一个良好的气体环境中。
土壤是蔬菜生长的基础,杨开非常重视土壤的改良。
他采用了有机肥料和生物菌肥相结合的方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他带领村民们将农家肥进行充分发酵,然后均匀地撒在土壤中。
同时,他还引入了生物菌肥,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
他亲自示范如何正确使用生物菌肥,对村民们说:“这些微生物就像土壤里的小卫士,能帮助蔬菜更好地吸收养分。”
为了防止土壤板结,他还采用了轮作和间作的种植方式。
不同的蔬菜对土壤养分的需求不同,通过轮作和间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养分,保持土壤的肥力。
他还定期对土壤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施肥方案,确保土壤始终保持肥沃。
杨开为了让村集体的大棚蔬菜在省城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对大棚内温度的精准控制可是下足了功夫。
除了之前采用的多层覆盖、地热线、水帘降温系统等方法,他又探索出了一些新的精准控温措施。
杨开听说了相变材料在温度调节方面的神奇功效,便决定试一试。
他购买了一批相变蓄热地板材料,铺设在大棚的地面上。
这种材料能够在温度较高时吸收并储存热量,在温度降低时释放出热量,起到稳定大棚温度的作用。
铺设好相变蓄热地板后,杨开密切观察大棚内温度的变化。
在白天阳光充足、温度升高时,他看到相变材料开始吸收热量,大棚内的温度上升速度明显减缓。
到了晚上,气温下降,相变材料逐渐释放出储存的热量,使得大棚内的温度没有像以前那样急剧下降。
他兴奋地对村民老李说:“老李,你看这相变材料还真管用,就像个天然的温度调节器。”
老李也点头称赞:“是啊,有了这东西,咱这大棚温度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