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在这样的土地上,马蹄下去就足有人小腿的深度,好在大明天兵都是骑兵,脚上套著厚长的马靴,下了马,拉著战马继续前进相对方便许多。
明军忍著土地湿润泥泞的难以前行,口里嚼著肉乾或者炒麦,炒麦在民间又被称之为“咬灾”,在牙口好的明军口中嚼穀,发出清脆的“咯吱咯哎”声响。
一眼望不到头的针叶松,清晨到傍晚,都会瀰漫起难以看清百米外的低空迷雾。
士兵出了帐篷去夜里解手,才搁几丈的距离,很可能走错方向,就再也找不到自己的帐篷所在了。
融雪期的西伯利亚土地,蒸腾起大量的水汽,这些水汽被高气压的巨大压力摁在雪原地区,一直要熬到雷暴天气为止,然后以降雨的方式再次降落到这片地区。
小冰河期的漫长时间,气压影响会一直维持到康熙时期,短期內並不会改变明军到五月的时候,光是因为迷雾天气导致失踪的官兵,就多达七十人,这令不少官兵感觉到害怕,有些不適。
但是面对上级的敦促,他们只能强撑精神,继续前进。
明军这些年都在严肃军纪,当然,严肃的是听令这一项,朝廷发下来每个士兵一本绢纸,往往写的是文渊阁阁老孙承宗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要求就是听令和忠君。
以大明天兵现在的识字率和识字量,是能够看懂这些诗词的。
好在这种浓雾天气也並非一直存在,等到了五月,太阳最烈的时候,明军进军的路线才从浓雾环绕,逐渐清明起来。
有些想家的士兵情绪得以舒缓,黑云龙组织手段厉害的夜不收,带人狩猎熊鹿,给这段时间忘志不安的大军补充伙食。
为了安抚军心,黑云龙还多用了些盐巴以及一些香料,给大军做了餐烤肉,
算是扫除了军中长期以来的不安感。
吃上一顿好的,给足油水,添盐给官兵增加些气力,也算是安抚军心最適用的方法。
这一点上,估计朱由检要是知道了,也一定会大加讚扬。
黑云龙聪明的渡过了最后的难关,进入了布里亚特野最多的区域。
天兵一到,那就是打杀劫掠,这些布里亚特村落面对突然冒出来的大明官兵,也是骇然失色,无不畏惧臣服。
几千官兵进驻当地,黑云龙是在接受这些俘虏的归附野靶后,挑选里头的青壮少年,择选出来两千人隨军带走。
並从这些野的口中,黑云龙得知了叶尼塞斯克要塞的大致位置,在隨军的引路下,即刻动身,带领大明军队北上,抵近要塞。
其实布里亚特野生的村落聚集地区,距离叶尼塞斯克也就只有不过四五百公里远,天兵们紧赶慢赶,十几天时间,在五月末终於赶到了城堡这里。
只不过这一次的抵达,却出乎了黑云龙的预料。
从佩尔菲利耶夫这里得知的信息,是叶尼塞斯克城堡有著重兵防御,有大概五百人左右的殖民者,並且有大量火器,防御工事修的很完善才对。
而眼下黑云龙见到的,却是一副荒凉破败的城堡景色,非常破败,城头上很多木桩子都被拆走了。
城堡內的平地上,散落有许多石块和木料,仿佛是在拆毁这座城堡,好在城堡最上方,还遗留有几杆罗剎国的旗帜,说明这过去是有罗剎人的殖民者在当地的生存的。
“这些人!都去哪儿了”佩尔菲利耶夫有些错,隨后他跟著黑云龙等官兵进驻城堡內,开始检搜堡內房间。
在督军的房间內,遗留的一封书信中佩尔菲利耶夫才算是搞清楚了,当地沙俄殖民者到底去哪儿了。
沙俄殖民者他们撤离了。
书信写著,隨著探索的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