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工业0(3 / 3)

將船停稳后,沈泉按照之前在地面模擬程序里学到的,在控制面板上输入一连串命令,开启了矿船两侧的舱门。

一大群工业无人机隨即飞出舱外,开始在小行星表面钻孔,之后把爆炸物塞进去,再原路返回。

轰!

虽然太空里没有声音,但矿船內还是会人工模擬出爆炸声,防止採矿人员走神误判。

伴隨反覆的钻孔与起爆,直径200米的小行星逐渐被炸散开来。

扫描仪再次开机,选取富含目標矿物的碎块,之后由矿船上的工人操控无人机,將炸飞的碎块及时捉回矿船內部。

沈泉操作得很尽兴。

他发现太空採矿实际上比地面採矿更加轻鬆。

太空中没有重力,自然也就没有了“向下挖掘”和“向上抬升”这两个通常既耗时又费力的过程,更不需要考虑支撑井道。

这里的矿业逻辑完全不同,只剩下了颇为解压的“爆炸”、“扫描”和“拾取”三个简单步骤两天之后,採矿顺利结束。

6艘矿船都被塞满,累计取得5000多吨矿石,其中含有大约80吨稀土金属,以及至少3000吨的铁,数百吨的镍、鎘。

这足够建造两艘“秦岭”级巡防舰上的电磁炮超导电容。

如果不考虑成本,只从採集的绝对速率来看,太空採矿还真就不逊於地面採矿。

而高速的发展,正是沧源所追求的,成本要求可以適当放宽。

回航之后,沈泉看到轨道上的空间站和超级工厂,居然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大量核火箭运载舱段整齐地排列在一旁,工业无人机繁忙往返,从中取出在地面上生產好的生產线,安装到轨道超级工厂的厂房里。

这种效率,让安雅手下的施工队也大感震惊,沧源的工业无人机动作敏捷灵巧,功能繁多,在他们眼里是十足的黑科技產品。

“太快了真的一天一个样!”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