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技术反哺(2 / 4)

,也没法把托卡马克反应堆小型化,所以火箭的体积和推力都必须十分巨大,按照我的估计,直径至少40米,高度超过200米,发射时会摧毁半径至少1公里內的地表,包括自己脚下的火箭发射台。

“火箭的地月往返运力接近4000吨,造价—接近航母的50倍。”

“那这还是很贵嘛!”有专家对钱很敏感。

“但这,已经是迈向深空的最可行途径了,我甚至觉得便宜!”

之前发言的老航天说。

“李博土,假设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这种核聚变飞船,下一步,你建议我们做什么”

这已经不是29岁的聚变第一次给整个国家献计献策,他从容开口。

“之后,建造月球氦3矿场就不再是天方夜谭,只需要5次往返就能把建材和人员全运过去。

“有了稳定的氢3来源,我们就可以尝试逆向復刻沧源的小型氢3冷聚变反应堆,並以此为基础,建造更小更灵活的核聚变宇宙飞船。

“这些小飞船的起降不像大型火箭那样受到诸多限制,可以带著科学家们去探索太阳系里的各大行星、卫星。”

开局先来几条科考船,这是常识。

但聚变也知道,这些科考活动,並不能立即转化成利益。

“另外,还可以建造核动力太空战机。

“我们可以先用大型火箭发射建材到轨道上去,然后直接在那里建造军用空间站。

“这种空间站上有俯瞰地面的雷达阵列和光电设备,有停放太空战机的机库,还有核弹头仓库。

“只要一个这样的空间站,就能从太空拦截敌国发射的所有核飞弹!凑够四个,就可以笼罩整个北半球!

“而以太空战机的速度、机动性和隱蔽性,突入大气层发射核弹根本无法拦截,15分钟之內可以打遍全球。”

这就是太空文明带来的实力质变。

会议主持人听得两眼冒光。

先放下科幻作品里那种大型居住空间站和外星殖民地不谈,太空战舰在国防领域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军用空间站的主要功能还是雷达预警和提供补给,它树大招风,缺少快速变轨能力,

面对地面火力或许很显眼、很脆弱。

但一支使用核动力,能长时间巡航,能快速机动,还搭载了核弹头的隱形太空战机编队,足够让所有喜欢指指点点的人瞬间闭嘴,实在是嚇人。

当前,最先进的防空飞弹也对机动飞行的太空目標毫无办法,单是飞上几百公里高度就要耗尽全部燃料,哪还有多余能量尾隨跟踪。

低打高,没得打。

从地面发射的雷射束容易受到大气影响,有效射程和准度都一般,拦截大气层外目標也很困难。

而核动力太空战机,却可以轻鬆追上並拦截洲际飞弹,以及那些最先进的可变弹道高超声速武器,这就很可怕了。

从近地轨道垂直向下,以几十马赫的速度攻击大气层內的作战单位,更是如同小鸡啄米般简单。

哪里不爽点哪里。

防不住,根本防不住。

隨便甩点什么下来,就足够击沉军舰,那画面实在是太美。

“好!我听明白了,先搞相对简单的核聚变,集中力量,大价钱造出巨型核火箭,

去月球开採氢3,然后局面打开,就可以批量建造更契合我们当前財力和技术水平的太空部队!”

聚变竖起大拇指。

“您总结得很全面!”

其实他从一开始就听得出来,军方肯定很想得到游戏里正在设计开发的宇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