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1章 方案确定(1 / 5)

    一场潜在的冲突,在一碗热腾腾的奶茶中消弭于无形。

    第二天,艾山大叔甚至主动骑着摩托车,帮勘察队指引道路,避开了一些流沙区域。

    古丽米热感慨地对陈山河说:“陈总,看来咱们的勘察设计,不仅要懂水文地质,还得懂‘人心地理’啊。”

    解决了“人”的难题,大自然本身的挑战才刚露出狰狞的一面。

    陈山河亲自带领的第二勘察队,目标是深入天山山脉,为计划中的一座高原调节水库寻找合适的坝址。

    同行的有年轻的地质工程师小王和测量员小张,还有经验丰富的哈萨克族向导巴特尔。

    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雪线附近的一个高山盆地,那里汇水面积大,地质结构初步判断相对稳定。

    但通往盆地的路极其艰险,只有牧民转场时踩出的羊肠小道,车辆根本无法通行,所有设备和补给都靠牦牛驮运。

    高原反应是第一个下马威。头痛、胸闷、呼吸困难折磨着每一个初来者,连陈山河这样的“老戈壁”也感到吃力。

    但大家互相鼓劲,缓慢而坚定地向目标区域前进。

    经过数日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预选坝址区域。

    这里景色壮美,冰川融水汇成的溪流清澈见底,但气候瞬息万变,刚刚还晴空万里,转眼就可能风雪交加。

    详细的地质勘探开始了。小王和小张每天冒着严寒,打钻、取样、测量。然而,随着勘探的深入,小王发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迹象。

    在预选坝址的核心区岩层中,他发现了较为发育的裂隙,并且通过地震波测试,显示地下可能存在一个规模不小的溶蚀裂隙带。

    “陈总,情况不太妙,”小王拿着岩芯样本,忧心忡忡地报告。

    “这里的岩体完整性比我们预想的要差,如果在这里建高坝,水库蓄水后,巨大的压力可能会加剧这些裂隙发育,甚至诱发渗漏乃至垮坝风险!”

    这个消息如同一声惊雷。这个坝址是前期基于遥感数据和有限资料选定的最优解。

    如果否决,意味着前期工作白费,更要命的是,可能在整个水系中都找不到更合适的位置了。

    陈山河面色凝重,亲自下到勘探洞井里查看,又调阅了所有探测数据。

    夜晚,帐篷里炉火闪烁,外面是呼啸的风声。巴特尔向导喝着热茶,默默听着技术人员的争论。

    “会不会是探测误差?我们再扩大范围探一探?”小张抱着侥幸心理。

    “数据交叉验证过了,误差可能性很小。”小王坚持自己的判断,“我们不能冒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