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总编马克·韦斯顿眼神锐利如鹰。他早已收到叶风团队的预警,知道对手会打“技术安全”和“忠诚度”这张牌。
“反击预案启动!第一,我们的‘事实核查’团队,立刻行动!查清‘爱国者平台’所谓‘内部文件’来源,是伪造、篡改还是断章取义?”
“第二,联系‘泰坦’项目负责人,准备接受深度专访,开放部分不涉密研发流程供拍摄,展示其透明性和团队多元化的正面形象。强调所有工程师都经过严格安全审查,项目本身也受到国防部相关部门的监督。”
“第三,制作短片,采访几位持有中国护照的顶尖工程师本人,谈他们的美国梦、专业贡献和对技术的纯粹追求。”
“第四,挖‘爱国者平台’的背景和金主,特别是与军工游说团体‘美国战略优势倡议’(影子联盟核心之一)的资金纽带!”
“第五,”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启动‘荣耀勋章’档案库。筛选几位曾参与过敏感国防项目、获得过军方嘉奖、且目前公开支持未来进步党的华裔或亚裔美籍科学家、退役军官,请他们站出来,以自身经历驳斥这种基于族裔的‘忠诚度’污蔑!动作要快,覆盖要广,声量要压过他们!”
命令迅速下达。BNN庞大的机器高速运转。不到两小时,一篇详尽的事实核查长文率先在BNN官网和Facepage置顶发布,条分缕析地驳斥了“爱国者平台”文件的漏洞,并附上部分经过脱敏的真实团队构成数据。
紧接着,一段精心剪辑、充满科技感与人文温度的短片上线。
明亮的无尘实验室里,不同肤色的工程师专注协作。
项目负责人沉稳地解释着严格的安全协议。
几位被点名的华裔工程师用流利的英语讲述着他们在硅谷的奋斗故事和对创新的热爱。
随后,一位曾参与F-35雷达系统研发、胸前挂满勋章的华裔退役空军上校出现在镜头前,神情肃穆:
“我为这个国家流过血。我的同事们为这个国家的科技领先奉献着智慧。”
“质疑我们的忠诚,是对所有为美利坚奉献的亚裔群体的侮辱,更是对手企图转移视线、破坏国家技术根基的卑劣伎俩!”
这套组合拳迅猛而精准。BNN强大的传播力和公信力(尤其在中间选民中)开始发挥作用。
“忠诚度”污蔑引发的短暂涟漪,迅速被更强大的事实和情感洪流冲散。
在社交媒体上,#WeAreInnovators(我们是创新者)、#LoyaltyIsNotSkinDeep(忠诚不分肤色)等话题迅速升温,大量科技从业者、少数族裔群体和反感种族主义标签的普通民众加入声援。
然而,战场远不止于舆论。
在锈带州的核心战场——俄亥俄州第七选区,一场竞选集会的气氛被推到了高潮与危险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