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S2不要,特别是那个土豪金,说是有面子。你们那边呢?”
“一样一样!”微胖的老黄立刻接话,像是找到了知音,“肠子都悔青了!早知道这势头,当初下预定就该再狠一点!我那边好几个大客户,钱都拍桌上了,就等机器,我拿不出来,眼看客户就要被别家撬走了!”
西装男苦笑:“我主要是做乡镇批发网络的,那些小店老板,一天三个电话催命一样。他们说,农民兄弟现在认这个,电视里天天放,屏幕大、声音响、颜色闪,就是好手机。现在推其他品牌,他们根本不进货,说卖不动。这星辰电子,真是把下沉市场给吃透了。”
这些来自天南地北的代理商,此刻在星辰科技的接待区形成了一个临时的“沙龙”,话题核心只有一个:如何尽快、尽可能多地拿到星辰S2。
他们交换着名片,抱怨着产能,分享着下游市场的火热情报,眼神却都不时地瞟向公司内部通道,期待着能出现一个能拍板的人。
与总部的这种带着焦虑的喧嚣不同,真正处于物理压力顶点的,是几公里外厦边工业区内的星辰电子厂。
父亲留下的这间八百多平米的厂房,曾经显得宽敞甚至有些空荡,如今却被膨胀的产能塞得满满当当,像一个被过度填充的容器,每一寸空间都被利用到了极致。
原有的四条生产线早已满负荷运转,新扩建的四条生产线也全部投入使用。
八条流水线如同钢铁长龙,发出持续不断的轰鸣声,占据了厂房的绝大部分空间。
流水线旁,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头戴防静电帽,动作飞快而专注地进行着组装、焊接、检测、包装等工序。
员工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