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描绘未来(2 / 5)

思是有意思,但这安卓系统也太难搞了。编译环境都搭不起来,各种依赖库缺失,错误提示都看不懂…”

    “还有驱动,”另一位从中兴过来的软件工程师老周接口道,“我们想把这屏幕点亮,光是找资料、写底层驱动就花了快两周,现在亮度还调不了。”

    李言点点头,表示理解。

    他没有直接回答具体技术问题,而是拿起一支白板笔,在旁边的白板上画了起来。

    他先画了一个简单的分层结构。

    “同志们,我们现在是在‘啃最硬的骨头’。”

    李言点在最底层:“底层驱动、系统内核移植,这是最苦最累的活,像在黑暗中修路。但这条路一旦修通,后面就是一马平川。”

    他接着在上面画了一层:“修好路之后,我们要做的是系统裁剪和优化。安卓现在很臃肿,我们的硬件性能也有限。要把所有不必要的服务、进程都砍掉,就像给一棵大树修剪枝杈,只留下最核心的主干,让它在我们有限的硬件上跑得飞快。”

    然后他又画了最上面一层:“最后,才是你们设计师大显身手的地方——UI和应用层。我们要做一个让中国人用着最顺手、看着最舒服的界面。”

    看着团队成员们若有所思又倍感压力的表情,李言知道需要给他们一些更具体、更振奋的目标。

    他话锋一转,开始抛出一个又一个在这个时候看来近乎“科幻”的概念。

    “你们觉得,未来的手机屏幕,应该是用指甲戳的电阻屏,还是用手指轻轻滑动的电容屏?”

    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