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有失权衡,
恐于大人官声有碍啊。”
这话说得委婉,意思却很明白:
点一个奴籍案首,
容易招来非议,为了个寒门小子,不值得。
“迂腐!迂腐之极!”
陈老相公气得胡子直翘。
“为国取士,自当以才学论高低!
岂能因出身而屈才?
若因惧怕物议便埋没此等经世之才,
才是真正的有负圣恩,有损官声!
周大人,此子之才,
远超同侪,其策论尤为国士之风!
老夫以为,此卷当为案首!”
周大人目光扫过全场,
将众人神色尽收眼底。
他心中早有决断,
此刻不过是要压下所有异议。
他缓缓起身,拿起那份朱卷,
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本官受天子之命,
提学一省,代天取士。
首重者,才学德识!”
“苏小九之卷,经义不落窠臼,自有风骨;
诗赋气象恢宏,已显格局;
而其策论…”
周大人停顿了一下,目光灼灼。
“诸位皆已看过,本官不再赘言。
其论高远务实,
非皓首穷经之辈所能道,
更非锱铢必较之吏所能企及。
乃真正能安邦济民之良策!”
“若因门户之见、出身之疑,
便使明珠蒙尘,使国失良才,
方才是本官失职,
才是真正愧对朝廷,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