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场的寂静持续了足足十几息,
宛如时间都在那首傲骨铮铮的咏菊诗后凝滞了。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
震惊、难以置信、些许的羞愧,
以及更多难以言喻的探究。
最终,是刘老翰林那声带着颤音的赞叹,
打破了这诡异的沉默。
“好…好一个‘风霜其奈何’!
好一个傲骨铮铮的…秋菊!”
老翰林的声音在寂静的庭院中回荡,
也惊醒了尚在震撼中的众人。
一时间,各种复杂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场中那垂首而立的青衣小童身上,
只是这一次,
目光中的鄙夷和轻蔑已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惊疑、审视,
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帘幕之后,赵文萱缓缓坐回椅中,
但那双清澈的美眸却亮得惊人,
一瞬不瞬地透过纱帘缝隙,
紧紧盯着苏惟瑾。
她的心跳得飞快,
胸腔里涌动着一种发现宝藏般的激动与欣喜。
就是他!绝不会错!
张诚那首“庭下积水空明”虽意境空灵,
却总觉带着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疏离,
与张诚本人的俗鄙气质格格不入,
更像是超然物外的隐士偶得之句。
而方才这首咏菊诗,
语言直白如话,却字字千钧,
那股子从逆境中勃发、
于风霜里傲然挺立的坚韧与不屈,
分明是有着切身之感才能发出的铿锵之音!
这绝非养尊处优的纨绔子弟能有的心境,
更像是一个身居卑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