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安接过账本,仔细看了看那几笔用红笔圈出来的费用,眉头微微蹙起。
金额确实超出了常规的交际范围。
他沉吟着问:“建军有没有提供更具体的明细?比如具体请了哪些人,谈了哪些具体的业务?有没有其他人在场证明?”
老会计摇摇头:“问得不细,他就说是常规应酬,说得比较笼统。
建安,我不是信不过建军这孩子,他是你一手提拔的,能干是能干。
但我就是担心,年轻人一下子手里有点权,接触的人杂了,容易把持不住,别被社会上的坏风气带歪了,学些吃吃喝喝、铺张浪费的毛病。
这口子一开,以后就难管了。”
王建安点点头,神色严肃。
老会计的担心非常必要且及时,这不仅是几笔钱的问题,更是关乎企业管理规范和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大问题。
周建军有冲劲、肯吃苦,但毕竟年轻,缺乏管理经验,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和可能存在的奉承诱惑,确实需要及时的提醒和约束。
王建安对老会计说:“你考虑得很周到,这样,你先把这几笔账压一下,暂时不要报销。
我找个合适的时间,和建军好好谈一谈。
另外,我们需要立个规矩,以后各分厂、门店,凡是超过……比如五十元额度的费用报销,必须附上详细的说明,经过你这里审核签字。
你觉得不合理或者含糊不清的,有权直接打回去,或者立刻向我报告。”
“好,有你这个态度和办法,我就放心了。我就怕你顾念情分,不好意思管。”
老会计松了口气,他最欣赏王建安的就是这种公私分明的劲儿。
下午,王建安给周建军打去电话,把周建军从保镇叫回了李家沟总部。
他没有选择在办公室正式谈话,而是在晚饭后,把周建军叫到自家院子里的石桌旁,泡了两杯茶,像拉家常一样开始了对话。
他先仔细询问了分厂近期的生产情况、市场反馈以及员工状态,对周建军取得的成绩再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周建军一开始有些不明所以,但见王建安态度和蔼,便放松下来,兴致勃勃地汇报着各项工作,脸上洋溢着成就感。
王建安耐心听完,然后才话锋一转,问道:“建军啊,最近和
有没有遇到什么难处?比如,有没有人提出些额外要求,或者交往中感觉比较吃力?”
周建军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眼神有些闪烁,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掩饰着些许不自然:“都……都挺顺利的,建安哥。
那些肉贩子现在都认我们厂的肉,销量一直往上走。
就是……有时候,为了维护关系,难免需要应酬一下,吃吃饭,喝喝酒,联络联络感情。
现在做生意,好像都这样……”
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哦?怎么个应酬法?一般都有些什么人参加?”王建安追问道。
周建军不敢直视王建安的眼睛,低下头,搓着手:“就是……请他们下下馆子,点几个菜,喝点酒。
有时候……他们也会叫上一些朋友,场面搞得大了点……
上个月有两次,是……是有点过了。”
他终于承认了问题所在。
王建安见他有了悔意,便不再施加压力,而是语重心长地说:“建军,你能认识到这一点,很好。
我们做生意,归根结底靠的是猪肉的质量、公道的价格和可靠的信誉,这才是立足的根本。
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