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家族氏的暴力行为,比周老幺那种更危险。
他们不会动脑子,突出一个莽。
没必要去招惹这种明显很危险的地方,安全第一。
王建安决定把精力主要放在巩固施镇市场和开发类似河坝乡这样没有屠宰场,但是民风相对淳朴的乡镇上。
他又派了两拨人,往另外两个方向去探路。
一个叫青岗乡,一个叫石塘乡。
青岗乡比较顺利,跟施镇情况类似,谈下来了两家肉贩子。
石塘乡则反应平淡,那边的肉贩子似乎对换供应商没什么兴趣,即使提出了价格优势,他们觉得现在这样也挺好。
王建安也不强求,能多开一个点是一个点。
随着往外送的肉量增加,原来的小拖拉机不够用了。
王建安跟张泽安商量了一下,动用了一部分股金,去买了一辆二手的双排座小货车,专门用来送肉。
这样跑得更远,拉得也多。
不过合作社没有会开货车的,只得从外面请一个司机。
这也让王建安意识到,李家沟得培养自己的货车司机了。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屠宰场的新厂房也终于盖好了。
三间砖瓦房,水泥地面,砌了标准的灶台和大锅,挂了新的肉架,看着就正规了不少。
请来的三个杀猪匠也上了手,加上张华强他们三个,现在一天稳稳能杀十五到二十头猪。
不过现在还没有达到过最大负荷,平均一天就杀十头猪。
一部分供应高龙乡本乡,大部分都送往施镇和青岗乡。
那位退休的陈会计也正式来上班了。
戴着老花镜,先把社员入股的钱从新统计了一番,随后又把买设备、修房子、开公司认缴等资金都一一做了详细账本。
王建安让他帮着拟了个简单的工资表,杀猪匠、送肉的司机、还有偶尔来帮忙的社员,都按天或者按量记工发钱。
一切都开始慢慢走上正轨,虽然磕磕绊绊,但总算把摊子撑起来了。
王建安暂时兼任着这个“高龙乡绿色畜禽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的经理。
晚上,他坐在临时办公室里,就着一盏昏黄的灯泡,看着陈会计做的账本。
虽然粗看还没什么大利润,但仔细计算,现在屠宰场一年批发的猪几乎快和养猪场相当了。
这意味着以后养猪场的猪不需要再出售给其他猪贩子了,彻底摆脱了中间商赚差价的问题。
不过现在养猪批次比较集中,需要优化养殖时间。
要不然肥猪都到了出栏时间,为了配合养殖场,还得在猪圈白养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