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娘家团年(3 / 4)

门浇水,全靠天气就行。

但是种菜不一样,尤其是大棚菜,一年到头,天天都要浇透水,水量需求大得很,上面那个堰塘关满水都用不了多久就要用完。”

“可以从大河边抽水撒,种谷子的时候就要抽水的嘛。”有人说道。

王建安回答道:“以前种水稻,大队有抽水机,轮到哪个小队灌田,机器抬过去,抽完就抬走。

但种菜不得行,你不可能天天去把机器抬来抬去的撒,那又不是私人的东西。

要搞大棚必须得自己买抽水机,还必须得把抽水机固定在河边,这样才能随时把水抽到堰塘里面。”

“那……就把机器固定在那儿嘛!”四嫂忍不住插嘴道。

“四嫂,”王建安苦笑了一下,“机器固定在河边,哪个去看着?种谷子的时候不都是安排了人去看守的嘛。总不能一年四季都安排人在那儿撒。”

一盆接一盆的冷水泼下来,堂屋里彻底没了声响。

先前热切的期盼,被现实的地形和水源难题浇了个透心凉。

那些叔伯兄弟们都摇着头,低声叹气。

所有人的眼睛里都透露着不甘心。

眼看着李家沟那边的人都跟着王建安一个个成了万元户,而自己这边汤都喝不上。

“建安,”一直没说话的尹彬开口了,他给王建安和自己都满上酒,“照你这么说,我们镇子湾就真没一点搞头了?只能眼巴巴看着?”

作为最早和王建安绑在一起的人,他深知大棚和稳定货源对公司的重要。

如果自己本家这边也能发展起来,对公司对他个人,都是大好事。

所以过年之前他就和王建安商量过这个事,不过当时王建安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方案。

王建安端起酒杯,跟尹彬碰了一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一张张写满不甘和期待的脸,最后缓缓的开口道:“三哥,我也仔细想过,目前有两个方案。”

听到王建安这么说,其他人都瞬间来了精神,看向王建安。

“第一个方案就是多拉人,整个镇子湾有几十家人,还有他们姓朱的和姓吴的。

比如大家成立个蔬菜合作社,一起搞这个大棚,就能分摊这些挖地和买抽水机的成本。

比如轮流换人去守抽水机,每个人一个月也就守那么一天,问题就小多了。

同时也更方便大家换成集中的土地。”

“土地?”尹彬敏锐的察觉到了王建安说法的不同。

“对,大家一起搞的话,就不只是水田了,对面半山腰上那一大片坡地也可以用起来。

从河边抽水必须经过对面的山,可以把蓄水池修到对面的山顶上,这样半山腰的土就不缺水了。

而且你们这边山多,还高,刚好可以弄滴灌系统,能覆盖所有大棚。

我大概估了一下,这样平均下来的话每户能凑到接近2亩地。”

“还有个方案喃?”尹慕云开口问道。

这搞大棚的事都是他们尹家人在一头热,也不知道村里其他人的态度。

“第二个方案就比较简单了。

我们尹家的水田都比较集中在沟底这一块,搞大棚就只建这一片。

大概能有个4亩多,平均到每家人能有个5分地嘛,这点面积的话就不需要去河边抽水了。

可以多修点蓄水池积累雨水,再多挖几个井,就用雨水和地下水应该够用。”

“雨水?井水?这不就看天老爷嘛,不下雨的话不就惨啦?”有人发出疑问。

王建安:“是的,这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