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和尹祥平就起来煮汤圆了。
今年舂汤圆馅儿的时候,在王建安的强烈要求下,还特意舂了芝麻馅儿。
每碗都有两种口味的汤圆和两个荷包蛋。
汤圆刚煮好,其他人也都陆续起床了。
王建平家里,王湘第一个冲出来,身上穿着新衣服,这是王小英从蓉城给他带回来的。
她后面跟着王建平和冯彬蓉,也都穿着乡上买的新衣服。
“二爸!新年好!”王湘第一个冲到王建安面前,小辫子翘着,新衣服的口袋早就撑开了,眼巴巴地瞅着王建安。
王建安笑得合不拢嘴,从怀里掏出5张早就准备好的崭新10块的票子:“新年快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冯彬蓉也掏出几张钞票塞到王刚手里。
很快众人坐在了一起,吃着这新年的第一顿饭。
吃完饭没多久,张春城和他老婆蒋德春抱着自家一岁多的孩子来到王建安院子外。
张春城手里还提着两瓶白酒:“太平哥,玉清姐……新年好哈,给你们拜年喽!”
“新年好!新年好!快进来坐!”王太平和张玉清赶紧把人往里让。
张春城一家刚坐下没多久,院坝里又传来喧哗声。
李家沟的乡亲们,像约好了一样,陆陆续续的涌向王建安家。
人人脸上都带着笑容,手里或多或少都提着拜年的心意。
很快王建安家的院坝里就挤满了人。
张玉清搬出前几天买的瓜子和糖放到大家面前,招呼着大家别客气。
坐了一会儿大家便邀约着出去逛逛,有的去乡里赶场,有的就在田间闲逛。
送走最后一批客人,王建安一家也准备出门了。
走在路上,李家沟的变化肉眼可见。
往年过年,村里多是沉寂,顶多几声零星的鞭炮。
今年却大不相同。
几乎家家户户门口都残留着厚厚的鞭炮红纸屑,像铺了一层红毯。
崭新的春联贴在一扇扇或新或旧的门上。
最显眼的是吴磨贵家,他那原本低矮破旧的土墙房子,竟然在年前用红砖把外墙整个翻新了一遍。
吴磨贵正站在他那焕然一新的院门口和人吹牛,远远的看见王建安一家,立刻扯着嗓子喊道:“建安!新年好哇!”
他脸上是藏不住的高兴。
往年他家过年是最冷清的,今年靠着屠宰场的分红和养猪场的肥猪,腰包也算鼓起来了。
“新年好,新年好!”王建安笑着走过去,“你这强整的可以哦,看起来像模像样的。”
“都是托建安你的福啊!”吴磨贵用力拍着王建安的肩膀,引来周围几家人的笑声和附和。
一天就这样在平凡而温馨的时光中度过了。
第二天上午,王建安院子外又来了三个人。
王菊珍穿着件红呢子外套,脸上带着笑。
她的儿子施涛,用背带牢牢捆在背上,小脑袋上戴着顶虎头帽,一双大眼睛正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热闹的外婆家。
她丈夫施建华手里提着几袋大礼包,跟在她后面。
“爸!妈!”王菊珍一进院坝就大声喊道。
嫁出去的女儿,一年到头难得回几次娘家。
“哎哟!菊珍回来啦!”张玉清听见声音从灶房快步出来,手上还沾着水。
一把就拉住了女儿的手,上下打量着,嘴里还不停念叨着:“路上冷不冷?累不累?”
王太平也从堂屋里迎了出来,脸上带着笑,冲施建华点点头:“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