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太阳明晃晃地晒着院坝,王建安端着碗坐在小竹凳上。
碗里是尹祥平刚蒸好的鸡蛋羹。
王刚歪在他怀里,小家伙刚学会坐稳当,正是对啥都好奇的时候,小胖手正努力去抓他碗里的蒸蛋。
“幺儿,不要乱抓,烫得很。”王建安侧身躲开那只不安分的小爪子,嘴里哄着。
他用勺子的边缘刮下一层蛋羹,凑到嘴边“呼呼”吹了两下,这才送到儿子嘴边。
“来,张嘴,啊……”
小家伙吃得眉开眼笑,嘴角糊了一圈黄。
现在是各种菜的收获时节,除了早上那一段时间要忙,其他时间还是挺清闲的。
张玉清端着个冒尖的饭碗从灶房里出来,碗里堆着炒得油亮的腊肉和几块青菜。
她一眼就看见了孙子吃蛋羹时的可爱模样,脸上笑开了花:“慢点喂,不要呛到我的乖孙孙了。”
王建安喂完最后一口蛋羹,把碗搁在脚边,抱起儿子轻轻摇晃着。
他看了看正在吃饭的父母,开口说道:“爸,妈,我想跟你们商量个事。”
“嗯?”王太平抬起头,嘴里还嚼着饭,眼神带着点询问。
张玉清也停了筷子,看着他,等着下文。
王建安顿了顿,感觉怀里的小身子动了动,他下意识地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背,“我想把下头那宅基地修了。
那块地批下来也有一年多了。现在猪场,大棚都搞起来了,现在手上也有点钱了,是时候了。”
院子里瞬间更安静了,只有王刚发出一点轻轻的鼻息声。
张玉清手里的筷子“啪嗒”一声轻响,掉在了地上。
她像是没听见,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儿子,又飞快地瞟了一眼旁边沉默的老伴,嘴唇翕动了几下才发出声:“坡下头……也不远,几步路就拢了。”
她顿了顿,像是自言自语:“就是以后吃饭,怕是不能像现在这样,一大家子围一桌了。
祥平弄点好的,也喊不到我们两个老骨头了。”
那声音干涩涩的,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抖。
这话像根小刺轻轻扎在王建安心上。
他懂妈的意思,虽说新宅基地就在不远的地方,走下来顶多两三分钟,可房子一修,分了灶头,那就是两家人。
天天端着碗跨门槛吃饭的日子,也就到头了。
“妈,”尹祥平放下碗,伸手过去轻轻握了握婆婆粗糙的手背,“就几步路,抬脚就到了,我天天抱着王刚上来耍,饭好了就喊你们下来吃,一样的!”
“就是,”王建安赶紧接话,“二天等房子修好了,你们也可以到底下去住嘛!
我多修几间屋,专门给你们留一间敞亮的,冬暖夏凉的,比这老屋舒服!”
王太平一直没吭声,闷头扒着碗里的饭,直到碗里空了,他才放下碗。
摸出一支烟,划了几根火柴,才把烟点上。
“修嘛。”老头声音不高,却敲定了结果,“早修早好,你们年轻,娃娃也小,是该住个新崭崭的屋。
我们两个老的,守在这老屋头,也挺好。
几步路,算啥子分开嘛?”
他像是在说服老伴,也像是在说服自己。
张玉清没再说话。
她弯腰捡起掉在桌下的筷子,在围腰上擦了擦,重新端起饭碗,却没什么胃口。
她的目光落在小孙子圆嘟嘟的小脸上,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天刚擦黑,大刚和小刚两兄弟就踩着田埂过来了。
大刚手里还拎着条用草绳穿腮的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