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真孙子冷眼旁观,假孙子嚎啕大(5 / 6)

老七的故事,老七的故事,太特殊了,他们这样的放眼全国估计也就这么一家,毕竟,谁家爷爷会让孙子打小去给人当孝子贤孙的?”陈默摇了摇头道。

    “我说的是,关于殡葬行业,关于死亡的电影。”陈默又说道。

    “像岛国的《入殓师》那种?”范彬彬马上就想起来了问道。

    “是,也不是!《入殓师》的岛国味道太浓郁了。”陈默摇头道。

    他倒是想到了一部毁誉参半的关于殡葬,关于死亡的故事,叫《人生大事》!

    只不过,那部电影,剧本写的有些稀烂,陈默前世看的时候,前面九十分钟,可以说的确拍的还不错,但是后面半小时却有些狗尾续貂的感觉。

    好像是为了煽情而煽情。

    争议很大!

    而且,里面的几件丧事,都有些太过于刻意和巧合了。

    作为殡葬业人士,居然和那几个丧事的家庭都产生了个人交集,就显得有些太“国产电影”了。

    让陈默来拍的话,他觉得,《人生大事》里面的烟火味十足,这是优点,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没有《入殓师》那种视角。

    站在入殓师或者说站在殡葬从业者的角度的视角,或者说,根本意义上是一部打着死亡的噱头的亲情片。

    《入殓师》最大的优点在于,拍出了那种入殓既是生者的最后道别,也是死者的洒脱上路,生死之间,皆是肃穆的感觉。

    可是《人生大事》显然有些浮于表面了。

    当然了,具体要怎么写剧本,怎么拍,陈默暂时也还没完全想好。

    入殓师主要负责的是葬礼流程中被称为“小殓“的部分,简单来说也就是为亡者进行仪容着装的最后整理,兼有进行“大殓”的职责。一般来说,生活在大城市的我们基本上没有机会看到入殓师如何帮助死者整理仪容,我们可以做的只是挑选死者生前喜爱的衣物,然后交由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处理。

    像老七他们做的根本就不是入殓师的工作。

    陈默认为,《入殓师》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打破东方文化“不知生,焉知死”,绝口不提死亡对人带来的影响的惯例。

    其实关于生死的题材与表现方法是很多,但《入殓师》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主要是在主题处理的手法上,切入点主要在生者面对亲人离别时的情绪反映,通过此来引申出人们的生死观。以它的中心来看,它强调的是一个对“死亡”的接受过程。

    但是《人生大事》就显得“哄闹”的多。

    陈默之所以突然想到要拍这种电影,一方面是因为老七的事情给他带来的灵感和触动,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个题材的确很有意思。

    可以说,国内对于这个行业,一向都是讳莫如深,大家平时也极少会谈及这个行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