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战斗群指挥官。
他坐在舰队指挥王座上,由他的大副斯特林领主上尉,坐在战舰指挥王座,对不倦号战列巡洋舰进行具体的作战指挥。
“各作战部听令,等目标出现在射界范围的时候,开始第一轮齐射。”斯特林领尉向作战部军官们喊道。
“是!领尉。”
作战指令已经下达,后续具体细节将由作战部中担任宏炮官、光矛炮官、近防炮官的军官分别向所属部门发布,秩序井然,协调周密。
不倦号的宏炮官是一名从阿布里达尔忠嗣学院舰船炮术科毕业的资深中尉,算菲迪欧的前辈,她将在接下来的交战中发布炮组命令。
霍雷肖屏息凝神,等待着敌舰从面前的宽大舷窗中出现。这个舷窗的宽度和高度契合着这座宏炮的极限俯仰角和旋转角,只要是舷窗中出现的目标,它都能朝向开火。
虚空中,‘白银之剑’号眼镜蛇级驱逐舰凭借着高航速与灵活的机动,自右向左转向,从后方绕到了谋杀级的右侧斜后方。
“指挥官阁下,我舰将释放最后一组鱼雷,迫使敌舰右转!”舰长向爱德华准将汇报了他计划的战术。
“去做吧。”佩鲁准将点了点头。
同时对着舵长大喊道:“看见鱼雷航迹后,立即右舵两圈半。”
“遵命,两圈半右舵,当看到鱼雷航迹后!”舵长双手把握在舵盘上,看着上方的刻度尺,倒过来复述指令。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操作者仅是单方面复读,而非彻底解读并识别命令。
四道鱼雷划过虚空,钷素燃烧航迹清晰可见。
谋杀级巡洋舰立即开始机动,选择向右转向。
随着她的航向改变,不倦号末日级战列巡洋舰立即调转船头呈40度角切入,左侧舷炮缓缓转向。
此时双方距离约为一个‘虚空链’左右(约7696公里)。
不倦号舰脊的虚空撕裂者光矛作战条例最大允许射击距离为1/4链(即超远程炮距,约1924公里),是全舰射程最远的炮台,但威力不如侧舷的泰坦之铸重型光矛炮。
侧舷宏炮与光矛炮阵列的最大允许射击距离是3/16链(远程炮距,约1443公里),均为重型炮组,威力惊人。
虽然一侧仅有四门宏炮和两座光矛炮的数量看似远低于一侧16门宏炮的谋杀级。
但仅是那四座巨大的火星iv型重型宏炮全部命中,比对方16门小口径宏炮全数命中带来的毁伤还要大。而侧舷与舰脊光矛炮更是100%的命中率。
“与敌舰距离大约3300公里!接近率正1.3,方位+0315,相位zl。”
“回正,把定舵位!”领尉发布了新的航向。
“正舵回,把定!”随着舵长将舵轮回正,不倦号庞大的身躯保持了新的航向开始了侧滑,逐渐接近谋杀级的同时,将自己左舷全部的武器指向了猎物。
这样既保证了炮组有足够时间调整射界,也能保证一定的接近率,让双方进入对炮射程。
炮垒中,指挥平台上的灯光变成了蓝色,下方炮舱的灯光则是变成了红色。
这也契合生理学的古老传统。
蓝色灯光可以让人保持冷静,而红色则会让人感到充满动力,并且影响瞳孔伸缩,让人提前适应黑暗。
毕竟战斗中导致电力系统损坏,四周陷入漆黑一片是常事。
霍雷肖站在显控台前,等待着测距军官将参数发送过来。
所有人都知道,用不了多久就会开始第一轮齐射交战。
资历尚浅的法莉妲有些紧张,最直观的表现是她连话都少了很多,背在身后的纤指拧在了一起。
虽然她仍极力保持一副威严模样,但脸上的笑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焦虑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