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离睁开眼的瞬间,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
这并非她第一次经历“人格重塑”
后的苏醒,但这一次,却格外安静——像是系统也在观望,在等待她的第一个动作。
没有提示音,没有默认语言载入,也没有过往副本那种熟悉的欢迎语——就连【编号Δ44】的识别框架也没有加载成功。
这是一片语言未初始化的现实片段。
她坐起身,现自己正躺在一间简陋房屋的地面上。
墙体像是从旧时代拷贝来的混凝土结构,却被不知名的植物攀满,形成奇怪的图纹。
角落里一台破碎的终端设备在闪烁微弱电光,似乎正在尝试连线,但永远连接不上核心。
苏离意识到,这可能是系统放弃加载后的某种残存结构——也许是系统崩坏前一个曾被启动、却从未完成的副本。
她的身体状态还算完整,没有被强制格式化。
但当她尝试召唤语言模块时,结果却令人不安:
【语义桥接失败】
【主语言协议不存在】
【人格核心与语素解码层级不匹配】
她意识到一个更大的问题:
系统已经不再知道“她是谁”
。
也就是说——她是一个未命名者。
苏离缓缓站起身,摸索着走向那台终端设备。
她试图从残存的链接中调取信息,哪怕只是一个语言碎片,也能让她重建入口。
但屏幕上的反馈只有一句——
【你不是你】。
简短的四个字,却像一道锋利的裂痕,切断了她与自身记忆的最后一根线。
苏离盯着那句话,脑海中开始闪回多个可能的来源。
这是系统对她的判定?
还是某个人格残留对她出的警告?
抑或是她自己在未来留下的提示?
她试着与这句话展开交互,输入“你是谁”
,但屏幕没有反应。
直到她敲下“昭渊”
二字时,屏幕忽然一闪,新的语素响应出现了:
【你借用了她的结构,但你不是她】
【Δ44不是她,她也不是你】
【你们都只是未完成的人格叙述】
苏离的指尖微微颤抖。
如果说“她”
指的是昭渊,而“Δ44”
指的是她自己——那这段回应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她与昭渊之间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继承关系,而更像是一种“人格模拟失败”
后留下的结构杂交?
她回想起失译区那堵语素残墙上的残留记忆。
昭渊不是她。
她们之间存在一个断裂:不是重构、不是合并,而是——叠加失败。
那种失败并非来自技术层面,而是——“她不愿意”
。
也就是说,昭渊当时拒绝成为系统所命名的一部分,也拒绝成为苏离人格结构的“模块”
。
苏离忽然意识到一个可怕的推论:
她现在存在的“自己”
,很可能只是——系统在尝试填补昭渊留下的缺口时,意外生成的一种语义幻影。
不是“我”
,也不是“她”
,而是一种“你不是你”
的中间态。
苏离蹲下身子,用指尖在地面上划写出一个字符——Δ。
但这次,她没有在字符下方写上“44”
。
她不确定,自己还是不是那个编号。
这时,房屋外传来脚步声。
她迅转身,却没有感知到敌意,反而是一种熟悉的频率——像是林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