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转身走出图书馆,玻璃门反射出一道逐渐模糊的身影。
那不是她的倒影。
是另一个“她”
——正在走向图书馆,脚步与她刚才的路径一致,连手里捧的书本姿势都相同。
她知道,真正的替代已经开始悄悄铺陈。
系统并不打算立刻摧毁她。
它打算“重复她”
。
让这个世界习惯“另一个她”
存在于副本里,并一步步取代她与他人的全部连接。
这场战斗,不再是单纯的“逃离副本”
,而是从“争夺身份”
,演变为“争夺现实”
。
她站定,望着那个“她”
缓缓逼近,眼中没有恐惧,只有冷静。
她低声道:
“好啊——来试试看。
图书馆门前的两道身影,隔着玻璃墙遥遥相望。
苏离注视着那个“她”
的脸,几乎找不到任何破绽。
每一道眉峰、每一寸瞳色都与她一模一样。
就连那双鞋,也是她早已遗失在某个清除副本中的旧款。
那一瞬,她几乎生出一种荒谬的错觉——也许自己才是多余的那个。
她没有立刻迎上前去,而是侧过身,像一个旁观者,冷眼注视那位“来者”
走上台阶、推门入内。
门没有出任何声响。
“你来晚了一点。”
那位“她”
开口,语气温和又熟悉,仿佛早已在某个副本中,与她共享过无数日常。
“这里是我的回忆。”
苏离平静地说。
“你的,也是我的。”
对方微笑,“副本识别我们为同一结构。
你定义的所有锚点,我都能读取。”
“那你能告诉我,在玻璃门那一瞬,我在想什么?”
她反问的语气中,藏着一道陷阱。
如果那个映像答得出来,她将确认自己全部的“个人内在思维”
都被系统捕捉;若答不上来,就证明系统对“自我感知”
的模仿仍有界限。
映像沉默了几秒。
然后摇了摇头。
“你在恐惧。”
它说,“但我无法确定你恐惧的,是我,还是自己。”
苏离没说话。
她明白了。
系统无法完全复制她的“主观感知链条”
,它只是搭建了一套行为与逻辑上的外壳,企图用“可预测的行为”
和“似是而非的情绪反应”
取代她。
“所以你不是我。”
她缓缓开口。
“我不是你,”
映像答,“但系统认为我可以是你——这是你真正的危机。”
下一秒,它朝她伸出手。
那是一种近乎机械式的动作,却不显僵硬,反而更像是她自己在某段记忆中的姿态。
“副本正在建立‘共同存在结构’。”
它说,“只要你接触我,我们将被系统绑定为‘双映像人格’,共享当前角色权限。”
苏离望着那只手,没有动。
“那之后呢?”
“系统会让我们互为备份,”
映像微笑,“当你出现逻辑偏差或情绪脱控时,由我接管。
而当我被识别为高危行为体时,由你接管。
这样,你就不会再被彻底删除。”
“听起来倒像是一个保险。”
“你说对了,”
它点头,“保险机制。
不是为你设计的,是为副本稳定性设计的。”
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