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象。
“你不是来借书的。”
那人说,“你是来撕标签的。”
苏离盯着他,冷静地开口:“我不接受任何定义,包括你给我的这一种。”
那人笑了笑,将手中那本贴着“偏执倾向”
标签的书举起,缓缓撕下封条。
“很好。”
他说,“下一层,才刚开始。”
苏离脑中浮现一个概念:
“标签人格图书馆”
——可能是系统试图将所有副本行为归档的“终极逻辑沙盒”
。
她抬脚,走进那片无穷尽的书架深处。
图书馆里的光线没有来源,却无比明亮,仿佛整个空间本身就是某种光体。
苏离在书架之间穿行,指尖时不时划过那一个个泛黄的标签。
她现了一个异常。
——这里的书名没有意义,但条形码的编号,却都遵循某种隐秘的时间线排序。
从“l-ooo1”
到“l-9999”
,每一步都像是系统对她过去副本经历的压缩记录。
她偶尔取下一本翻看,会在其中看到曾经某次副本中擦肩而过的路人、一个她以为已经忘记的梦中景象,甚至是某次她情绪失控时说出口的一句废话。
昭渊在她意识中低声道:
“这是系统自建的‘人格映射归档机制’,副本内每一次选择、情绪反应、语言行为,都会被它以文本形式记录,并尝试构建你的人格模板。”
“那我现在是闯进了系统后台的资料库?”
“不完全是。”
昭渊声音有些凝重,“更像是——你本不该看到的另一个‘分类模型训练区’。”
“训练谁?”
“训练它自己。”
苏离停住了。
她理解了:系统不是单向归档,而是将这些“她的过往”
反复模拟,以训练出一个能提前预测她所有反应的伪人格模型。
也就是说,如果她此刻不破坏这个图书馆,那么将来,她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在选择之前就已被“那个版本的她”
先一步模拟出来。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调试映像’制造工坊。”
昭渊冷冷地说,“系统要制造一个你——不,是制造一个比你更稳定、更可控、反应更标准的你,用来替代你。”
苏离的手在冷。
就在这时,远处一道书架自动滑开,传出一阵轻巧的脚步声。
她回头,看到一个身影正缓缓走来。
——是她自己。
不,是另一个她,身形一样,型相似,连表情都近乎完美复刻,只是眼神更淡漠,步伐更标准,仿佛那是她的一张模板。
苏离眯起眼:“调试人格映像?”
对方没有作答,只是站在她面前,将一本书递出。
那本书,标签上写着:【你当前行为模型的拟合预演结果】
她接过翻开,只看了一页,手指就狠狠一颤。
书页上,印着她刚刚走进图书馆时的全部思维流程——包括她看向哪排书架、触摸哪一本书的顺序、甚至她刚才想要毁掉此地的犹豫。
“……它提前算出了我会来。”
“这本书,不是你写的。”
那张“她的脸”
平静开口,“是我写的。”
苏离盯着她,心脏重重一跳。
这不是恐吓,也不是副本幻觉——
而是系统用她自己写下了她将要做出的行为。
“你不该存在。”
苏离低声说,“我不是一个可以被预测的人。”
“可你已经被写进这本书里。”
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