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榜、诠注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无论怎样加以抨击诟病,起码是给铨选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直观的标准。
至于说被人所诟病最多的标准太死板,不利于真正贤才的进步,这其实也有办法进行一定的修补改善。
“诸如举人之法有常科、制科之别,选人之术也应做分别考量。裴侍郎所谋之循资格,是谓铨选常士之计,庸常之才以年资为进、具位备事而已。非常之才则仍需特设科目以选,奖擢优异,授以剧要。”
张岱从席中站起来,一边思忖着一边开口说道:“循资格若行,则铨选程式删繁为简,吏部则可从容加设科目之选,诸如词科之博学鸿词、吏科之书判拔萃等,常职则循资格,要职则凭科目,各从其宜,可谓善矣!”
“不错不错,这也正是我心中所想,只是尚未如六郎构想如此具体!”
裴光庭听到张岱这一番话,顿时便也拍掌说道,望向张岱的眼神除了欣赏之外,更有几分得遇知己的欣喜:“六郎大才啊!怪不得就连燕公都自谓乐与六郎论事,几番言谈,都令人倾倒、大受指教!
来日若真得进,最先应做的,便是不许六郎再沉寂下僚、困游闲司,有此大才,自应更作施展才能不负此生、裨益家国!”
张岱听到这话后也是微微一笑,能不让你大受指教吗?因为你就是这么干的!
很多人抨议裴光庭的循资格,但往往不提与循资格一同实施的还有吏部的科目选,其意便是特设科目以待优异之才。
铨选之与科目选的关系,就类似于科举常科与制科,一个是一般性的人才选拔标准,一个则是更高一个级别的标准。
所以选人们如果对自己的才能信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