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应当已经有所杂议,我也不过是总结诸声做出的一个设想。若事可如此施行,自应从速规划!”
能够得到裴光庭真诚的夸赞,张岱自然也是颇感欣喜。
不过这规矩也并不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一则在后世司法体系当中,赃物的定价法拍等都有一系列的法规和流程。二则在时下他也是拾人牙慧,几年前裴伷先在汴州办案的时候,便曾发表过类似的言论。
还有比较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开元年间朝廷在司法估赃定价方面的工作,是李林甫在御史台任职期间所上奏建议并主持的,针对各种涉案的赃物设定了一个统一的标准,以此作为司法定罪判决的一个依凭。
可是几年前李林甫刚刚做上御史中丞的位置不久,就因为遇上了张岱而被一脚踢走,相关的事务自然也就没有了人来主持。也正因此,李林甫在此番归京后,才又能钻司法空子,用极小的代价拿下平康坊的大宅。
只可惜他又遇上了张岱,张岱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李林甫占这么大便宜,而且还是从自己手里截胡,所以当然得赶紧想办法把这个漏子给堵上。还是拿着李林甫的计策去坏其好事,虽然如今的李林甫未必知晓,但张岱却是很欢乐。
讲到经济犯罪和赃款赃物的处置,张说自是没有什么立场和资格发言,但他现在好歹也已经平稳落地了,对孙子的工作当然也得支持,因此在沉默了一会儿之后便又说道:“来日让你姑父郑某入家来,共你一同参详撰写奏章,务求言之有据、论理详实,上奏之后有司便可以援此为法。”
郑岩正担任刑部郎中,职业上自然是非常对口,可以给张岱提供大量的案例和旧规作为参考。
“不过,上书言事的时机倒是可以斟酌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