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不过是一群稍具武力,恰好被安排在关键位置、同时又贪乱乐祸的武夫罢了!
但这样一个底色,普通大众是不清楚的。就好像后世一些政界要员,如果不是当街被轰杀,普通人哪里会知道跟在其身边那些西装墨镜的家伙那么废物?
北门诸将当中,王毛仲已经算是为数不多真正拥有治事才能之人,起码监治群牧还颇有功勋。但其他诸如葛福顺之流,这一辈子为数不多的可称事迹不过几场政变罢了。年轻时还有几分血气之勇,等到年龄大了功成名就,这一点血勇也都丢掉了。
这也不是张岱看不起他们,或许职业的限制,让他们纵有惊天谋略也发挥不出来,可问题是安史之乱发生后,山河色变亟待重整,北衙又有几个人在平叛战事当中脱颖而出、建立了非凡功绩?
位置从来也不等于能力,就拿姜行威入坊轻松将葛延昌擒出这一件事来说,张岱纵然不认可其做人,但也觉得他的能力素质应该胜过北门大部分的将领。
这是真正从边疆一步一步厮杀奋斗出来的勇猛将领,跟北门那些只会玩宫变、摁着太监宫女耍威风的家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存在!
张岱甚至暗自觉得,皇帝之所以不太乐意将边士引入宿卫当中,除了这些边士本身忠诚度还待考察之外,也在于担心被这些人看清楚北门禁军的底色,从而使边军轻视禁军。
但这种事瞒是瞒不住的,就怕真的上手试一试。尤其未来真要再发生安史之乱这种乱事,再牛逼的将领带着这么一群北门圈养的猪狗之才,也免不了要饮恨潼关。
葛延昌心中仍是愤懑难消,但也清楚眼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再要强只会更凄惨,而且张岱一番话也让他心生忧虑起来。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