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9 圣人亲临殿试(3 / 6)

大唐协律郎 衣冠正伦 2841 字 16小时前

sp;   这些公卿子弟们虽然能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但能享受并不意味着就能有效的接收,他们没能入读弘文馆,或是因为家中子弟太多没轮上,但也不排除根本就无心于学。

    总之这些人相较参加进士科举的考生而言,诗赋才能整体上还是逊了一筹,尽管这文赋题目没有做更多的要求,但是他们构思写作起来仍然比较慢,除了少数几个下笔如有神,其他的大部分都是磕磕绊绊的。

    人往往都会迷信家世,但其实优越的家世与个体的优秀与否没有直接的关联,甚至还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为本身便享受着优越的物质条件,这些人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和进取心并不像寒门子弟那么强烈。

    这与性格无关,积极进取与自我克制这些素质本身就是反人性的,人的本性就是好逸恶劳、热衷安逸享乐,而官宦子弟所拥有的条件让他们天然就比寒门子弟更容易享受到这些。

    所以一般除了天赋特别出众之人,世族官宦往往都是一茬不如一茬,哪怕本身还算努力,但最后了不起也就是中人之才,较其父辈相差甚远。

    能够传承数代的政治家族,他们所依靠的从来也不是一代代的族人都特别优秀,靠的就是对资源的垄断和把持,有足够的资源和机会把一个个的庸才捧上高位。

    就比如张岱所参加的这一场制科考试,就是家世和资源的体现,如果跨不进这个门槛,连同场竞技的资格都没有,更不要说把握机会、奋勇争先。

    张岱一边感慨着,一边不疾不徐的将赋文书写完毕。他并没有直接照抄他爷爷所写的那一篇原文,而是挑了自己所写比较优秀的一篇,文章结构与角度是模仿了他爷爷,但文字组合与气韵还是属于自己的。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