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货队明天立即出发向曹州去,不在汴州久留。
但张岱却并不打算就此灰溜溜的离开,首先我在这里做过什么、要让州人们知道,其次官府明明可以把赈济事宜安排的更好,但州府却偏偏不作为,这一情况也要让汴州士民有所了解!
单纯靠言语传播,效率太低了,而且还容易被官府安插上一个煽动蛊惑的罪名。
所以张岱准备一个早就有所计划的方式,那就是在汴州造碑,凡关津市邑人烟稠密之地皆立碑述事,告诉民众有义造织坊这一存在。
通常而言,地方官的功德碑要在其人离任之时,由当地官府汇总其在治内各种德政功绩、奏报朝廷获得准许之后,才能于境内为其造碑或者立祠。
武周名臣狄仁杰任职河北政绩卓著,百姓为造祠纪功,后来其子也出任此地,但因贪暴而为人所恶,于是百姓们便又砸了狄仁杰的生祠。
不过张岱是为了彰扬武惠妃的功德,而武惠妃并不是正经的朝廷命官,所以只需要上报当地官府获准之后便能造碑。
张岱去汴州州府拜见刺史源复,结果其人却公务繁忙、无暇接见,然而州人们又感此恩德、集资造碑,盛情难却,那就只能先造起碑来再向官府请求同意。
如果不同意,那么就将碑毁去就是了,多大的事。张岱倒要看看,源乾曜的儿子用政苛猛,做其他的事情是不是也有别其父风格、刚猛有加,敢于直接毁掉武惠妃的功德碑。
源复刻意压制着,不让这些事传扬开来,张岱就要用造碑搞得汴州境内人尽皆知!
第二天一早,州府便派遣两名吏员来到王氏邸店,手持刺史手令表示要全程加以监督,姿态可谓咄咄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