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座主高升(2 / 6)

大唐协律郎 衣冠正伦 2911 字 7小时前

    二则这小子思路开阔、处事机敏,也不存在应付不了复杂人事的问题,反而还一副游刃有余的模样。

    如今的张说非但不担心他,反而还比较期待他解褐入仕之后的表现呢!

    “知你急公好义、颇热世务,州县临民、布政一方想能投你所好。但为官一途如人食蔗,由尾先食才能渐入佳境。无需急于宣令之威,且先勤于差遣使用。”

    张说宦海沉浮、人老成精,如今又是教导自己的孙子,所说的自然也就都是真正的干货而非套话:“一旦外授州县,哪怕是参谋大府、居职赤尉,仍然事难自主、还需仰人鼻息,且不经考秩圆满、难以转迁他职,考满去职,守选数年,当年少俊已是颓然中庸……”

    州县的官员因为直面民众,哪怕区区一个县尉又或州府的参军,在面对寻常百姓时也是颇有官威的。但若在朝中供职,放眼望去皆是上官,耳中所闻俱是差遣。两种处境,感受自是截然不同的。

    但无论是外任还是在朝,为官初始多少都有点寡淡无味,因为本身职权有限,即便想要做事也没有太大的发挥空间。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快把这段相对枯燥的时间过渡去,初任官职就不要考虑职权的大小,而是要看机会多不多。

    在这方面,朝中做官具有先天的优势,一则方便结识人脉,二则也便于把握机会,诸如制举这样的特科取士。

    张岱也在认真倾听他爷爷的经验之谈,他固然也想尽快做些实事,主政一方、造福一方,但老实说就算现在选官,他也没有这样的资格。

    哪怕是最偏远地区的一个下县县令,那也是从七品的官职,并不是他这样一个全无前资的新进士能够担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