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这两个县里的主要领导了。
这些人如此不满,主要还是邱解放前段时间在海螺搞得事情是天怒人怨,所以县里的这些人恐怕本能的更是愿意相信那些流言,而对正式渠道的消息表示怀疑,江林涛知道他是代人受过,但是就是有天大的委屈现在也必须忍着。
看到县委***和县长在一边像挨批斗的地富分子一般“低头受审”。这些拦路告状的人似乎心态也平和了些。
江林涛不禁有些自嘲的想着,恐怕在这些人眼里,平时县委***县长人那都是高高在上不可接近的,这会儿遇上更大的领导,又遇上些让领导火冒三丈的破事儿。受些夹磨做做龟孙子似乎很是解气。
告状的人看到县里的两位大老爷那样子,气也消了不少,在喻明生明确表示上级领导会对他们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了解,并会在查清楚和解决好之后给他们一个明确的答复,这些人千感谢万感谢的离去了……
“既然遇到了这样,就当是现场办公吧,我听听你们的意见再走,你们两个说说情况吧,……”
喻明生的语气显得比较和缓,廖奇峰和闫开阖对视了一眼,两人的眼神之中都有一丝如释重负流过——喻省长这实际上是给了海螺以及兰凯的领导一个机会。
喻明生对江林涛在海螺农村搞的农业合作社和扶贫互助资金还是很认同的,并且喻明生也知道江林涛在理光农村也是搞出了名堂的,还是比较欣赏这个年轻人的,而且对于这些人反映的问题,很多他也不是很相信,比如明显冲着江林涛这个县长而来的经济问题,这实际上他基本可以判定是空『穴』来风,至于得了人家的好处才卖企业,这更是无稽之谈,江林涛这才当选县长多久?没当选之前,肯定是要想办法安然当选,夹起尾巴做人,还会去犯那样愚蠢的错误?
想必是江林涛人年轻,而海螺又是一个烂得不能再烂的烂摊子,有些措施显得激进,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吧。所以他还是愿意给江林涛一个机会。
江林涛看了郑来怀一眼,郑来怀示意由他来讲,江林涛把市里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又把如何解决困难企业以及困难职工的想法汇报了一下。当然也少不了深刻的检讨了一番。
喻明生听完江林涛的汇报,加上刚刚那些拦路告状的人的一些说法,对于这件事已经基本有了一个大致的判断。
江林涛并没有急于解决这些困难企业,而是首先想通过多种形式如免税免费促进这些困难企业自谋出路,引进企业分流一部分困难企业,而后在进行企业的改制,这应该说江林涛的步子已经算是非常的稳健的了。
他也是从市长、市委***上去的对于企业的问题也并不陌生。
实际上对于国有企业出现的问题,他也是心知肚明,在他看来,由于大量的引进技术和产品进入市场,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空前缩短,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国有企业原来的产品和设备迅速过时,这也进一步缩小了国企的市场份额,减少了通过市场获取足够生存资源的可能,在企业先失去扩大再生产财力的情况下,企业市场份额的丧失使得维持简单再生产也日益困难。
至于工人们反映的企业领导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从八十年代实施的“以包代管”的改革措施,所谓的“包公进城,一包就灵”,结果在企业领导人的行为普遍陷入短期化的情况下,又通过改革进程疏通了管理者营私自肥的渠道,管理阶层就有能力和空间通过损害企业的利益来实现个人短期利益最大化。
在这样的改革政策环境,结果引发了国企领导阶层普遍的行为短期化狂『潮』,实际上就搞成了“穷了庙子富了方丈”。企业领导人的自肥行为,当然要导致国企内部人心涣散,对领导层的不满日益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