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水到渠成?
有表现的机会要表现自己,展示自己,江林涛也知道过犹不及,也准备就此打住,不过,陈书记似乎谈『性』依然很浓,又谈起了海螺县海狸鼠事件的事情,话里似乎带着一种考考他的味道。
“这样三步走其实只适合比较贫困的地区,像海螺县这样整体比较富裕的地方,其实不用这么费劲,完全可以一步到位。并且像海螺这样比较富裕,农业基础比较好的县,农业基础保障的前提下,还是要大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城市建设来拉动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还是可行的,但是像我们四江这样的内陆地区,把这样的建设作为拉动经济最主要的手段这还是值得商榷,因为我们这样内陆的很多县份并不具备大规模、持续『性』城市建设的能力和条件,一旦没有财力进行投入,后面的发展该怎么办?县域经济要真正要腾飞,主要还是得因地制宜发展一些典型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更是一个基础。其环境、规模和速度就可以看出这个地方的经济活力度有多高,其发展也才有连续『性』、持续『性』……”
江林涛和陈书记在后面谈着话,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方德忠也认真的听着,江林涛的很多的想法很新颖而又有实际的『操』作『性』,显然江林涛所讲的很多东西,陈书记也很感兴趣,颇觉得两人有点忘年交的意思。
他一直觉得这个叫江林涛的年轻人他之前听说过,可就是想不起来。
江林涛从和省农大合作建设野猪养殖项目,再谈到希望陈书记能帮助理光争取省农大在理光建立实践基地甚至建立分校时,陈书记忍不住问道。
“别人都是要资金,要工业项目,你倒好,找我要学校,说说你到底是一个什么真实想法?”
“知识就是财富,对我们理光来说,知识就是财政,省农大要建分校,必然要搞基础建设,实践基地我们县里可以无偿提供土地,但是要建分校,我们就可以适当收取一点,那也增加一部分财政收入,并且可以为我们理光创造不少就业的机会和财政收入的机会,并且一旦分校建成,那我们县城那就会增加几千人的常住人口,对于理光只有两三万人口的小县城,这几乎是一下就增加了将近四、五分之一的常住人口,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