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纠纷颇多的家庭,小孩子会进化出警惕、不信任的意识,就好比森林中的狼,总比家里的狗更加警惕。”
“他们的能量大部分都用来进化这些警惕感官了,更不容易融入社会。”
“所以年纪越小,家庭环境越重要。”
“随着年纪增长,校园活动会逐渐代替亲属关系,在校园中会有长期的兄弟姐妹关系。”
“‘大爸爸’的模式会慢慢退出。大家会意识到,‘大爸爸’不是亲爸爸,但也没关系,大家都能接受。”
“在这种培养机制下,绿茵人的思维是健全的,人格也是独立的。而且大家对大长老,也挺信任的。”
陆远隐隐明白了。
按照很多人类家庭的经验,如果抚养了一个孩子,只要投入足够多,养得足够好,等他长大好再告诉他,你其实不是亲生的,孩子其实也不会介意太多。
毕竟感情这玩意很难轻易磨灭。
养育之恩,是大于生育之恩的。
而发明了这一方式的绿茵文明,生产力发达,民众寿命悠长,享乐主义严重,生育率低得离谱。
一亿人口,一年诞生孩子的数量还不到五千人!
那时候的大长老“忧心忡忡”,再这样下去,都不需要什么外敌,绿茵文明不就自我灭绝了?
于是在某一次议会中,绿茵文明制定了强制生育法案:年轻的男女,在五百岁之前,如果还没生育生子,需要强行捐献生殖细胞,在人造子宫中孵育一个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