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自信心爆棚
对于双蝉拿到了“最佳主将”这个单人奖项,大家倒是没有什么异议,只是其余四个台次,好像就有点问题了。
“为什么啊?他们又没有全胜!我们的老三可是全胜战绩的!”
“就是啊,而且还换台次了,凭什么就是最佳三台?”
团体赛第一有专门的集体奖状和奖金,还单独做了与围棋有关的小奖杯,到时候会留在学校里,成为这一届的荣誉。
可是,如同观众也就是其余参赛者们不满的,既然秦玲玲她们没有全胜,为什么还能评“最佳”?
这算最佳吗?
每轮比赛都要在对阵表出来以前向裁判提交台次名单,不论变更与否,这也是为了增加团体赛的神秘感。
否则,不调整的不交名单,只有换位置的才临时提交,这不就表明了各自的动态吗?
换台次就是排兵布阵,前面几轮还没什么影响,等到了今日的八进四、四进二,这几轮比赛能动的台次手段太多了!
好几轮下来,老师们里面充当教练的,熟悉一下对手们的情况,放自己孩子针对性调整,说不定就能赢呢?
这种情况下,一直坚持同种台次的,太吃亏了。
换,当然要换!
这不是对孩子们实力的否定,而是一场比赛所允许的变动之下,教导参赛者何为“团体赛”。
举办方是闲得蛋疼,非要弄这么多种类的项目,来消耗时间和金钱吗?
再者,老师费这么大事,好处很多吗?
左不过就是学校鼓励一番,对于编制啊升职加薪啊,没什么太大的作用,还不如去进修去上公开课。
顶多在工作日志里多一条“带队参与某某赛事并且夺得什么排名”,用处不大,毕竟本就是任课老师兼职,不是专门的职位。
说白了,给校长涨面子,给自己多一圈人情,回去了还要去跟那些调课的老师赔笑道谢,然后苦哈哈补一周的课回来。
带队老师:命苦。
这场比赛对于小孩子来说,是素质教育的一环,也是让他们体验赛事、丰富人生的经历。
换人就是要告诉他们,你们的实力很重要,兵法战略也重要。
“最佳”二字不是对全胜的诠释,而是对他们这两日比赛的认可,因为他们凝成了一股绳,成为了“团体”才得到了冠军。
那么,每个人就都是“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