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氏一听也觉得这是个发财的好机会,第二天清早,婆媳三人就坐着马车来到卫城,找到裴氏药材行的裴掌柜。
裴掌柜听说是他要找的姑娘的家里人来了,便出来会客。
“你们是那位姑娘的家人?”
“我是她祖母,这是我的两个儿媳,也就是明婵的大伯母和三婶。”夏氏笑道,她今日特地穿了一身新衣裳,还是做知县夫人的时候做的,虽然样式已经过时了,料子却是好的。
郭氏和金氏也打扮得端庄整洁,一看就是有头有脸的人家。
裴掌柜想起明婵的穿着,实在不像是这种人家出来的。
“我要找的那位姑娘,年纪小,而且家里挺穷的,你们是她什么亲戚?”裴掌柜有些不信,他可不会白白将二百两银子送人。
“是我孙女,老身我有三个儿子,第二个儿子是庶子,明婵就是我那庶子的女儿。庶子已经分出去单过十几年了,又患上疯病,所以他们家日子过得有些艰辛。不过还好,我的大儿子和小儿子经常接济他们。”夏氏解释道,说话语气温柔,十分得体,真像一位慈祥的祖母。
“原来如此,不过我还是要亲自见一见她,不然你们空口白牙的,我还真是不好下定论。”
“裴掌柜,我们知道那人参是哪里采摘的,这丫头曾经告诉过我们。”金氏说道。
她这番话是裴掌柜最感兴趣的,裴掌柜之所以找到明婵也是因为想知道她在哪块地方找的人参。
“快告诉我,价格好商量。”裴掌柜催促道。
“掌柜的,您这样是打量我们是傻子?告诉您了,您不给银子,我们这些妇人难道还能去您府上讨要不成?这不是乱了吗?”夏氏说道,用手扶了扶她的发髻。
“那这样,我先付个定金,一百两银子,若那里确实有我要找的那种人参,我就再付五百两如何?”
夏氏等三人一听,心里惊喜万分,面上却不显。
金氏笑道:“我记得寻人启事也是要二百两银子的,我去将明婵叫来,您看看是不是她。或者说您跟我们去一趟矽河村,看看是不是这孩子。”
“好,一言为定,你们先告诉我地点,我派人去找人参,然后你们再将府上的明婵小姐叫过来。敢问府上是?”
“矽河村唯一的书香门第,傅家,哪怕是在永兴镇也是鼎鼎有名的,您打听一下就知道。”夏氏微微扬起头,笑容自信。
“哦,多谢傅老夫人。”
正在家中准备上山去的明婵刚出院子门口,就见两个小厮驾着马车而来,一个小厮是傅家的,还有一个竟是裴氏药材行的小二。
小二记性好,一眼就认出了明婵。
“这位姑娘,可找到您了,您的祖母、大伯母和三婶都在我们药材行呢,这会儿请您过去,有事问您。我们裴掌柜特意派马车来接您的。”
明婵突然想到卫城里的寻人启事,必是被夏氏等人看见了,心下有了计较。
“姐姐,我也要去。”傅大壮拉拉明婵的袖子。
傅承德已经跳上了马车,“爹,我也要去城里,我要吃小汤包。”
明婵就带着傅承德和傅大壮一起去了城里。
下了马车,夏氏看见傅承德和傅大壮就露出不喜的神色,裴掌柜看在眼里。
“傅姑娘,我可是找了你很久,还好你祖母先找到我这儿了。”
“裴掌柜,别来无恙,我并不知道你在找我,我顶多去镇上卖卖野味,不怎么来城里。”
“无妨。”裴掌柜很高兴,他要找的人终于找到了,“来人,将二百两银子交给傅老夫人。”
立即有小二捧着银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