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骂名极有可能让他像前朝大太监刘瑾一样惨遭凌迟,这就无论如何也不能轻易背负了……
可这事又不是他说了算的。
有句话叫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根本防不住,而且一定是做的越多,错的越多,骂名也就越大。
最终一定还是会发展成为阻断言路、排除异己、迫害忠良之类的凌迟骂名,演变成为更为尖锐的社会矛盾,使得朱厚熜不得不将他拉出来当替罪羊,以此来平息众怒,维持国家稳定。
这对于历史上的许多权臣、宦官和改革家来说,就是一个难以脱身的死亡螺旋。
不过如果鄢懋卿没记错的话。
这句话还有后半句:“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即是说预防水灾的正确方法是疏导,防民之口的正确方法则是广开言路……广开言路……
而与“背负骂名”相对的,应该就是“沽名钓誉”……
有了!
如果我从现在开始非但什么都不做,还利用如此无限的权力,使些更加无耻的手段加大“沽名钓誉”的力度呢?
是不是就可以摆脱这个死亡螺旋,抵消掉部分骂名,甚至赢得美誉?
另外。
“广开言路”亦是一个绝妙的破局之法!
朱厚熜因为控制不了言路,因此此前多是“防民之口”的被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