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命由我不由你【求月票】(2 / 9)

;   这根本就是让他们去死好吗?

    试问历史上掌握过类似权力的人,有几个得了善终,有几个不是身败名裂?

    他们大多都是翰林院出身,有的甚至是科举中三鼎甲。

    他们读过的典籍,懂得的道理,绝对比鄢懋卿只多不少。

    他们不会不知道把握住这次机会的同时,将会面临怎样的危险处境……这就是一柄双刃剑!

    毕竟,一个个血淋淋的例子就在史书中明明白白的写着。

    比较远的事例就先不提了,距今三十年前才被凌迟处死的前朝大太监刘瑾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据史书记载。

    刘瑾掌权期间,偏私家乡,重开西厂,收受贿赂。

    滥用罚米法,清算异己,迫害忠良,控制言路,公然索贿,时有“刘皇帝”“站皇帝”“立皇帝”之称,可谓十恶不赦。

    但同时史书中又记载。

    刘瑾升任司礼监掌印太监是在正德三年,与正德皇帝朱厚照推行新政的时期高度重合,被凌迟处死则在正德五年。

    即是说他真正把持朝政不过两年多的时间。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内,他做了许多堪称“变法”的革新之事:

    调整官制,裁革冗职,抑制恩荫;

    惩治闲散不职官员,严惩及滥用驿传官员,调整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