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研讨会的会议室之后,孙秦总算理解刚才巩清丽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里的确有不少熟人。
除去再次见面的袁之梁,还有至少十张熟面孔,分布在拥挤的会议室当中。
孙秦目测了一下,这间小小的会议室里,差不多坐下了60个人,分别散布在两排U型的座位上,每个座位前都摆放了桌子,桌上放置着名牌。
U型的缺口处则摆放着一个演讲台,上面放置着话筒。
座位之间间距很小,如果庞雷来了,估计一个人得占两个座位。
由于人多,他也没法走到近前去跟人一一打招呼,只能与他们隔空行一行注目礼,然后找到标有自己名牌的座位坐好。
让他感到庆幸的是,江大春没坐在他身边,他左右两边分别坐着袁之梁和一个陌生男人。
陌生男人看上去50出头了,穿着一件短袖浅蓝色衬衫,衬衫胸口处还有个口袋,看上去非常体制内的风格。
“袁总,这么巧啊。”孙秦主动打招呼。
“是啊,孙总,缘分啊。”袁之梁显然对于这样一个座次的安排也比较满意。。
他觉得自己其实本质上是个i人,虽然谈不上社恐,但碰到这种会议场合,总归旁边做个熟人更加自在一点。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便轻声聊了起来,直到巩清丽再次走进会场,身后跟着几位领导模样的领导。
嗯,有些领导,的确一看便知道是领导。
在巩清丽的带动下,大家热烈地鼓起掌来。
等几位领导坐定之后,研讨会正式开始。
巩清丽作为主持人,一副游刃有余的样子,先是介绍了到场的人员情况,然后请出几位领导分别发言。
接下来,就是部分参会嘉宾挨个发言。
有的人还特意准备了制作精美的ppt。
孙秦不自觉地做了几口深呼吸。
袁之梁感觉到了他的紧张,偷偷问道:“你要发言?”
“是啊。”
“加油,我给你鼓掌。”袁之梁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
终于轮到孙秦了。
他并没有准备ppt,觉得这个议题自己驾轻就熟,当然,主要还是懒。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仁们,大家下午好......”
孙秦开始了他的演讲。
他讲的内容相比前不久刚提供给巩清丽的FP100产品状态和后续建议,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只不过,今天的听众很多并没有如同巩清丽那样获得关于FP100产品的第一手资料,所以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在孙秦之前的领导和嘉宾讲话,更多的还是聚焦在理论和顶层规划之上,孙秦作为第一个企业代表,带来的是实践的情况,因此,大部分人都非常关注。
“......我们的FP100目前正处于产品研制的早期,还在进行顶层需求的分解和与核心供应商JDP的阶段,我们深知,不能够如同干传统航空项目那样,花上10年干出一架好飞机,我们的目标是5年之内就完成它的取证,并推向市场。但是,这个目标的达成,不能仅靠我们企业自己,还要靠局方的适航指导,以及全产业链协作方的配合。对此,我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供大家参考,抛砖引玉......”
孙秦接连着抛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整体思想无非是:eVTOL需要更快的迭代节奏,必须实现研制成本可控,因此,适航规章需要做优化和调整,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点,局方与企业应当尽早交流,频繁交流,全过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