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四个月之内一定要搞定(1 / 2)

垂直起飞 匪迦 1085 字 20天前

就在孙秦为钱开始发愁的时候,袁之梁已经被人才问题困扰了将近一整年。

正当他和张顺景构思出安罗泰的首款eVTOL产品——A101的构型之时,创业的元老级人物贺瑾离开了。

无论如何挽留,她都丝毫不改变初衷。

而雪上加霜的是,紧跟着贺瑾,叶晨也提出辞职。

这个内向的技术男也是属于一旦做了决定,八头牛都拉不回的。

两人的先后离职,让袁之梁在行政人事和自动飞行算法专业上痛失顶梁柱还是小事,关键是公司内部传出各种风言风语。

“贺瑾是不是跟叶晨私奔了?”

“叶晨一直都很喜欢贺瑾,不会真的追随她而去吧?”

“......”

而这些八卦对于团队的凝聚力无疑是有冲击的。

这种冲击与2020年年初的疫情冲击相叠加,让安罗泰接连失去了好几位员工。

三个湖北籍的员工干脆就决定留在老家发展,不再南下了。

虽然贺瑾寄予厚望的沈洁表现得十分努力,但毕竟还是年轻,考虑事情有时候欠缺点周全,在公司为员工采购防疫用品时,因为一些言语上的不耐烦,又造成两人离职。

一直到了2020年下半年,伴随着不少企业的大幅裁员,安罗泰才开始迎来新人的加入。

然而,新人的磨合总归是需要时间的。

对于创业团队来说,早期加入、与公司经历过最初几年奋斗并且还未掉队的那些人,无论是价值观,还是能力匹配度以及配合意愿,都是最强的。

这群人的战斗效率也是最高。

一旦中间出现换血,还是一定规模的换血,整个效率便会受到很大冲击,很难再重建最初的战力,除非花费相当长的时间。

所以,到了2021年年初,袁之梁和张顺景才感觉,整个公司的凝聚力和氛围,将将回到一年半以前的状态。

而A101的研制工作也已经开展了一年多。

这一年多时间里,张顺景觉得自己付出的心血,比过去几年加起来还要多。

一方面自然是因为A101是一架真正意义上的eVTOL,而且采用了复合翼构型,技术难度要高很多,还有适航的要求。

另一方面,自然是因为人员流动的关系。

新人从入职到完成学习,再到真正能够发挥出战斗力,往往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

只不过,该往前推进的事情,张顺景不可能等待。

因为,袁之梁已经计划好到2021年上半年开始下一轮融资。

而现在的投资人相比前几年,专业水平和眼光也变得更高了。

之前只要看到一个概念,或者一架停在地面的缩比验证机,或许就愿意出钱,对于安罗泰这样已经融过资,有了无人机产品,有了一定销售额的企业来说,如果要通过eVTOL这个新业务线融资,eVTOL产品本身就得具备相当的成熟度才行。

袁之梁判断,至少要完成首飞。

只有这样,才能以一个相对更高的估值去融资。

现在,距离融资的启动节点——哪怕以6月份来计算,也只剩下不到四个月。

而A101的首架机还未总装下线。

春节一过,袁之梁便直接来到珠江机场的机库门口放鞭炮,庆祝开业大吉。

在广州,甚至整个珠三角,每年新春开年的庆祝仪式是少不了的。

在一些企业,老板还会挨个给单身的员工发红包,鼓励他们早日脱单。

但是,在安罗泰,袁之梁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