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未雨绸缪(2 / 2)

垂直起飞 匪迦 1581 字 20天前

/p>

只不过,团队就那么几杆枪,有过飞机设计经验的少之又少,大部分是其它相关行业招来的,学习曲线的建立需要时间。

可要增加资源,或者去招更有能力的人,又面临预算限制的问题。

说白了,所有人都希望“既要,又要,还要”,但现实往往是只能做取舍。

否则,经济学这门学科都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

而李翔听罢,脸色也颇有些沉重:“如果是这样,恐怕我们的现金流状况比你预想的还要糟糕......我们很快要给几家供应商把今年的款给结了,也包括那个刘动的九控系统。这部分目前属于应付账款,但是很快会变成现金流流出。”

孙秦问道:“一共多少钱?还能再往后拖吗?当然,九控系统除外,我前不久刚亲口向刘动承诺,年底前会给他结账。”

“差不多三百万吧......”李翔嘴巴里冒出这个数字。

孙秦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过,理智地去想,这可是整整一年到现在,他们应该付给多家供应商或协作方的总款项,这个量级相比他以往干过的A型号,已经要少太多了。

那个时候,给一家供应商的一次变更研发费,或许都不止这个数。

李翔继续说道:“我们觉得这笔钱很多,但其实真的不多,今年我们其实让外协方干的活并不多,很多还是他们免费提供的,比如飞诣纤维。至于九控系统,他们今年主要是提供了一些咨询方面的服务,帮我们设计飞控系统提供支持,加起来也就五十万不到的费用,不影响大局。不过,到了明年,我可以预计,我们需要的外协费用可能得翻好几番,你要告诉我,明年,我们要花三千万,我都信。”

李琦玉这时候才惊呼:“这么多?”

“是啊,如果我们很快完成全尺寸样机的飞行试验,验证了各项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案之后,就进入产品的正式开发进程了,还要提交适航申请,各种供应商需要提供按照真实需求设计的产品过来——这些不可能是免费的,他们要开始‘收割’我们了。”

孙秦和李琦玉都陷入了沉默。

显然,李翔说得很在理。

只不过,按照这个趋势,现金流的消耗速度会比孙秦之前的粗略推测要更快。

因为,不可能像今年一样,将所有供应商的外协款都拖至年底再付,进入真刀真枪的产品开发阶段之后,供应商往往会占据更多的主动权,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他们拖延进度,主机就没有任何办法。

这个时候,你付钱,人家都不一定按照进度供货呢,还想拖延货款?

“好了,我就把真实情况说一下,车到山前必有路嘛......既然要融资,最坏情况肯定要考虑到。”李翔举起杯:“喝酒喝酒!”

三人捧杯,都喝了一大口。

孙秦抹了抹嘴,咬咬牙说道:“嗯,这次要多融一点,否则真不够花......等融资到位之后,我们还需要考虑上一套系统,来管理我们的整个研发流程和数据,现在我们的数据管理太没有章法了。”

李翔问道:“你是说PLM软件?”

“是的。”

“那东西可不便宜,哪个进口大厂不是几百万起步?”

“国产的没有替代品吗?”

“也不是完全没有,但是,都没法服务我们这个行业,他们更多的还是只能服务传统制造业。”

“好吧......反正我们都放在心上,到时候再看。这虽然不解决我们的吃饭问题,但如果没有它,我们发展不起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