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又似乎还有太多不解。(2 / 3)

的一面,殿下的‘潜在信用’才会不断提升。届时,当我们找到那合适的锚时,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力!”

    翌日,辰时刚过,崔敦礼、窦静、王裕、李素立四人便已候在东宫显德殿外。

    晨光熹微,照在四人神色各异的脸上。

    宦官引他们入殿。

    他们按品秩鱼贯而行,彼此间并无交谈,眼神偶尔交错,也迅速避开。

    李承乾已端坐于殿上主位。

    他今日仍是一身素色常服,面色平静,目光扫过下方行礼的四人,微微颔首。

    “诸卿平身。”

    “谢殿下。”

    四人起身,分左右立于殿中。

    殿内一时寂静。

    崔敦礼垂着眼,心中并无多少紧张。

    他是山东崔氏子弟,虽非嫡系,亦自视甚高。

    昨日得知太子要亲自考较,他只觉是多此一举。

    储君之位摇摇欲坠,今日能否坐稳尚是两说,这西州黜陟使之职,最终还不是要看陛下和几位相公的意思?

    他甚至觉得,太子此举,不过是挽回颜面的徒劳挣扎。

    他打定主意,问什么便答什么,不出错,也不出彩,平稳应付过去便是。

    眼角余光瞥见身旁的窦静,见他腰背挺得笔直,心下不由嗤笑,这窦静莫非还真指望在这跛足太子面前卖弄不成?

    窦静确实挺直了腰杆。

    他久在边地夏州,与羌胡打交道多了,养成一副刚硬性子。

    对长安这些贵人,尤其是这位名声不佳的太子,他骨子里有些瞧不上。

    太子足疾,在他看来是身有残缺,非人主之相。

    今日前来,不过是遵从上命。

    他只打算据实以告边地情状,至于太子听不听得懂,满不满意,他并不在乎。

    这黜陟使之职,若能得之,算是为朝廷再尽一份力。

    若不得,回他的夏州便是。

    王裕站在窦静下首,面色最为平和。

    他出自太原王氏,又得吏部侍郎提前透过风声,言道此次不过是走个过场,殿下并无决断之权。

    他心中早已笃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