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武举黑幕(1 / 2)

武科校场东侧的柏木箭靶上,第三支雕翎箭还在微微震颤。

陈砚秋的指尖抚过箭尾的鹘羽时,突然被羽根处的细刺扎出了血珠。赵明烛的异色瞳骤然收缩——左眼看见的是寻常箭羽,右眼却见羽毛管腔里塞着卷靛蓝色的桑皮纸。薛冰蟾的机关手甲精准地剖开羽管,镊出的纸卷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契丹小字。

\"幽州军镇的换防时辰。\"墨娘子将纸卷浸入醋中,字迹溶解后又浮出新内容:每个军镇旁都标注着本届武举子的籍贯。当她用银针刺破\"真定府\"三字,纸面渗出黑血,在案几上画出该地驻军的布阵弱点。

\"看靶子背面。\"赵明烛的银簪挑开箭靶的蒙皮。靶板内侧贴着张泛黄的《九域图》,但所有山川走向都被重新勾勒过——组合起来正是辽国南京析津府的城防详图。图上用朱砂点着七个红圈,每个圈内都粘着根带血的狼毫。

薛冰蟾的机关手甲突然震颤。她拆解箭簇时发现内部中空,藏着粒黍米大小的铜珠。铜珠在烛火下裂成两半,露出里面蜷缩的冰蚕蛊——与孔子像内发现的同出一源。蛊虫接触空气的刹那,突然爆裂成七滴黑血,在桌面排列成北斗形状。

\"箭杆纹路。\"陈砚秋转动箭身对着阳光。桦木杆上看似天然的纹理,实则是用放大镜才能看清的密语——记载着大宋各路厢军的伙食配给标准。当他念出\"广锐军日供盐三两\"时,箭羽突然无风自动,发出类似辽国骨笛的啸声。

墨娘子甩出三枚铜钱。钱币在箭靶前排成\"锋镝煞\"的凶卦,最中央那枚突然竖立旋转,露出背面刻着的狼头徽记。她突然割破手指将血滴在铜钱上,血珠沿着箭靶上的箭孔游走,最终从第七个孔洞滴落——在地面渗成契丹文的\"诛\"字。

校场西侧传来整齐的踏步声。十二名武举子正在练习枪阵,每人枪缨都系着枚铜钱。赵明烛的异色瞳捕捉到铜钱闪烁的异光——当枪阵变到\"七星伴月\"的杀招时,那些钱币反射的阳光突然在沙地上投出幽州十六州的轮廓。

\"枪杆有夹层。\"薛冰蟾的机关鸟掠过练武场,衔回半片剥落的漆皮。内侧用针尖刻着本届文举黜落者的姓名,每个名字旁都画着把小弓——与金明池沉箱中考卷背面的标记完全相同。当她用银针触碰某个名字,漆皮突然卷曲起来,露出底下辽国\"鹰军\"的调兵符节。

陈砚秋肋间的疤痕突然灼痛。他掀开箭靶底座的草垫,发现。每顶巾子内侧都缝着块带毛的皮肤,毛发根部系着微型铜印,刻着本届武考官的姓氏。

\"看中靶者的箭囊。\"赵明烛压低声音。那些雕翎箭的箭簇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蓝光——每支箭的镞刃都刻着不同的契丹文字。当七名中靶者同时卸箭,那些文字在地上投下的影子,竟组合成完整的《辽史·兵卫志》片段。

墨娘子突然掷出五帝钱。铜钱在空中燃烧起来,火光照出武举子们后颈的异常——每人第七节颈椎处都有个铜钱大小的凸起。当她念动破煞咒语,最魁梧的举子突然惨叫一声,后颈爆出团血雾,里面裹着粒带螺纹的铜钉。

\"控尸钉。\"薛冰蟾的机关手甲接住铜钉。钉体刻着螺旋纹路,与孔子像内齿轮的凹槽完全吻合。当她将钉子浸入醋中,铜锈剥落后露出里面封存的冰蚕蛊幼虫——正是导致题奴异变的元凶。

校场突然刮起旋风。被风掀起的沙土在空中组成浑天仪形状,每个星宿位置都嵌着支带血的箭簇。陈砚秋伸手触碰\"天璇\"位的箭矢时,耳边突然响起锁院时的铜铃声,幻觉中自己正站在崇政殿外,手中捧着被朱笔圈改的武举名录。

\"靶场地下有东西。\"墨娘子的铜钱突然全部裂开。她蹲下身将耳朵贴地,听见细微的齿轮转动声——与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