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那售货员都想打听她有没有对象了,这么有钱的姑娘,一出手就是七张票,一下就是八九百块钱,普通人一辈子都可能赚不到那么多钱,但那却是她家给的嫁妆,她还随意换掉了,这要是介绍给自己娘家侄子,得多好啊!
桑妤妤这回换东西是肆意了些,因为马上就走,也不怕她找人,当然她也不知道人家已经在觊觎她的钱财。
回到列车,她那一小节车厢竟然没人!
老天是她亲爹啊!
桑妤妤快速的从麻袋里拿出在云县打的海鲜,吃了起来,这几天在火车上吃的都是没什么味道的馒头、白粥、鸡蛋,重口味的是一口没吃,可馋死她了!
香喷喷吃完后,碗都不用洗,放回空间,用意识操作着,再装满了一盒饭和一盒菜,留着下次吃。
在那一小节车厢反复晃悠,弯腰、压腿、扭扭脖子扭扭腰,活动活动筋骨,听到好像有人来了,这才爬回上铺。
现在已经是下午快两点钟了,车子还没动的痕迹,很多人也嫌车厢闷,又不敢走远,只在站台走走。桑妤妤睡了个安静的午觉,哦不!不完全安静。
醒的时候不安静,是被下铺的小孩子哭声吵醒的,好像在闹着要吃糖。
坐了几天火车,她已经习惯了这种哭声了,把空间里的降噪耳塞拿出来,塞进耳朵,眯着眼睛继续享受午觉后的舒坦。
彻底清醒才开始盘点今天的收获,手表票两张卖出去了,还剩两张。缝纫机票也两张卖出去了,还剩一张。自行车票卖出去三张,一张不剩了。
除了手表票是110块钱一张,卖的不算便宜也不算贵,缝纫机票和自行车票都卖出了稍好的价钱。
虽比不上黑市,但也不错了,一张130块钱,她今天就赚了870块钱,确实很多,一个农村家庭可能一辈子也就这些收入了。
还买了很多猪肉羊肉,回去美食又能多研究一些种类了。
天快黑了,外面北风呼呼的吹。
火车还没动,外面走动的人都陆续回来了,在各自的车厢里高谈阔论。
“你们说,这雪要下到啥时候啊?我还赶着回家呢!”一个中年男子说道。
“谁知道呢,这老天爷的事儿,咱们哪能猜得准。”另一个人回道。
“唉,本来想着早点到家,这下可好,被困在这儿了。”中年男子无奈地摇摇头。
“哇哇哇”一阵哭声又来了,是下铺的小孩醒了。
“不哭不哭,小南,快把弟弟的木马拿过来给他玩。”妇女开始哄孩子了,其他人的交谈暂停了一会儿。
其他人纷纷看过来,他们开始与她交谈,询问她的家庭情况、孩子们的情况、家乡特产以及当地物价的变化。
这些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妇女笑着回答问题,声音亲切。她讲述了家里的温馨故事,孩子们的趣事,还有对到丈夫身边的期待。
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笑声。随着他们谈话的深入,桑妤妤也逐渐深入了解这个年代的人民生活背景和生活方式。
车厢里弥漫着愉快的气息,时间仿佛过得更快了。原本陌生的人们因为这次聊天变得熟悉起来,大大小小的事都有说,甚至到互换联系地址了。
桑妤妤听着听着就又犯困了,戴上耳塞,也不管还没吃晚饭,就睡过去了。
再次醒来时,已是清晨,列车已经在缓慢动着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发车的。
列车走走停停,卧铺车厢的人换的并不是太频繁。
因为下雪天气,中间停靠站台时又陆续晚